核心提示:第一章先秦时期的中国一、时间: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二、本期历史的分期:本期中国历史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由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组成。父系氏族公...
1、佛教
(1)、传入: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隋唐时期兴盛发展,更有玄奘西游从印度半岛带回了大量佛经。
(2)、 影响:
第一、成为了统治者麻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宣传灵魂(精神)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若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可以得到幸福。这种宣传有很大欺骗性,麻痹了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志。因此,佛教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
第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的内容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外交往的桥梁之一;在中国古代后期成为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加强与边区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的纽带。
2、*****教
(1)、传入:唐朝时,由阿拉伯商人传来,651年,大食(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派使臣来中国后,唐朝与大食的交往更加频繁,*****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更快了。
(2)、影响:
第一、与之有关的科技文化艺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增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四、清朝时也曾成为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的工具。
3、基督教
(1)、传入:5至6世纪,基督教的一支景教传入我国,随唐时,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景教也受到了政府的尊重。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活动,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四出活动,传播基督教,明清时期,中国也迎来了西方传教士,但他们未能取得在中国传教的合法权。1844 年,先是美国在中美《望厦条约》中取得了建立教堂的权力,接着法国在不平等的中法《黄埔条约》中取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特权,1858年,在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中则进一步取得了允许西方各国人到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从此,基督教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2)、影响:
第一、与其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科技著作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第二、推动了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三、成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了中国的进一步落后。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纲要
第一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二、历史分期:本期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两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的自卫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一场伟大的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两者性质不同,但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1、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于1840年至1842年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清朝晚期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中的第一次。这时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
教材中提到的人物有:林则徐、黄爵滋、琦善、魏源、姚莹、徐继畲。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历史名词有:闭关锁国、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新思潮的萌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列强强迫清政府接受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组成联军于1856--1860年发动的侵华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此时的清朝皇帝是咸丰帝。
教材中提到的人物有:额尔金、葛罗、叶名琛、柏贵、奕忻,同治帝载淳、慈禧太后。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历史名词有:“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火烧圆明园、辛酉政变、“借师助剿”。
列强强迫清政府接受了又一批不平等条约: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八十年代又有《中俄改订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到1864年,其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洪仁 干、陈玉成、李秀成等九人,开始于金田起义,都城在天京(今南京)。当时先后在位的清朝皇帝是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
教材中提到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朝将领有:曾国藩(湘军首领)、曾国荃、左宗棠、和春、李鸿章(淮军首领),参与镇压起义的外人是美国人华尔和英国人戈登。
教材中提到的太平军重要将领有:林凤祥、李开芳、赖汉英、秦日纲及叶云莱。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历史名词有: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津、北伐、西征、东征、天京变乱、湘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战役是:鄱阳湖口之战、三河镇大捷、上海之战、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文献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4、洋务运动:这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以“自强”、“求富”为旗帜所发动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洋务运动的全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的实权一直控制在慈禧太后手里,皇帝则先后为同治帝和光绪帝。
教材中提到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有:总理衙门和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中体西用。
5、列强侵华加剧:这是指列强与清朝统治集团勾结起来,一方面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一方面利用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同时千方百计攫取更多的侵略特权。
教材中提到的人物有:赫德、蒲安臣。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是: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局外旁观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洋药”;贩卖华工。
6、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有:早期著名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早期无产阶级的状况;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教材中提到的人物有:方举赞、陈淡浦、陈启沅、朱其昂。
7、如果以清朝帝位的承继关系来分,则这一阶段经历了:
道光皇帝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思潮萌发。
咸丰皇帝时期: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治皇帝初期: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开始掌权;出现“借师助剿”局面;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设立总理衙门,大肆出卖政治经济权益;开始洋务运动。
三、本期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本阶段中国历史是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期间,发生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武装侵略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反侵略反封建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从总体上讲,本期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开始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大变化、大动荡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纳:
(一)、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从列强侵华方面看,这一时期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和殖民扩张特征 :
第一、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美、俄。
第二、侵华目的是: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俄国的主要目标是掠夺中国领土。
第三、侵华手段是:用武力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清政府手中掠取开口通商、关税协商、海关管理等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赔款;贩卖华工;资本输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外交。
第四、侵略范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总体上尚局限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渗入清政府的统治心脏——北京。
第五、列强关系:以勾结为主。
第六、与清朝关系:逐渐由对立矛盾走向勾结对立,出现 “借师助剿”。
2、从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上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社会性质:由清政府独立自主行使全部主权的封建落后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由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总理衙门设立,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由鸦片战争前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第三、革命任务:由农民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变成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第四、革命性质: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从清政府方面看,在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国内人民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一、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先后出现了严禁派与弛禁派、地主阶级改良派与保守派、顽固派和洋务派之分。
第二、清朝最高封建统治集团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变换:咸丰死,同治继;辛酉政变,慈禧听政,奕忻议政兼管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洋务派主政;汉族官僚控制清政府实权。
第三、内外政策逐渐变化: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国门,再到设总理衙门,主动加强对外交往,;与列强由对抗走向勾结,形成“中外和好”的局面;对内强化专制统治,加紧搜刮,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提倡“中体西用”,掀起洋务运动。
4、从中国人民革命运动来看,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一、领导者和主力军:农民阶级。
第二、任务及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革命环境:中外反动势力逐渐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及基督教传入,西学开始东渐;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无产阶级的力量极为幼小,农民阶级担负起了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的重任,《资政新篇》比较系统完整地描绘了在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的目标。
第四、农民革命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治新篇》。
5、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诞生了两大先进阶级,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对旧的封建制度起着极大的瓦解作用。
第一、无产阶级:19世纪四、五十年代先于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外商企业,随后,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人数少,集中程度高,组织性强,政治上无权,经济上贫困,与农民有天然的血缘关系,革命性、斗争性强等特点。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伴随近代工业的出现而诞生。既具有妥协性、软弱性,又具有革命性和斗争性,一开始就分为大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两部分。新的阶级因素的出现对旧的封建政治制度起着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
(二)、经济上,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更加明显。
1、中国被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它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活生存条件,抵制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虽在明朝中后期就已产生,但受到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极其缓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侵略特权,通过掠夺赔款和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控制操纵中国市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外国廉价的棉布、棉纱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开始分离;由于列强对原料的掠夺收购和农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中国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开始提高,但中国的出口贸易几乎全部为外商所操纵,使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在市场、技术、劳动力等方面准备了条件。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中国,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第一、总体特点:以商品输出为主,其它如资本输出、野蛮掠夺为辅;以攫取经济特权开路。
第二、攫取经济特权:开埠通商,关税协商,控制中国海关,视察商务,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公使进驻北京等等。
第三、侵略方式:鸦片贸易(走私、输入“洋药”);商品输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掠夺赔款;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输出技术,控制洋务。
3、中国开始出现近代企业,中国经济的半封建性加强。
第一、外资企业:鸦片战争后出现,以后日益增多,直接掠夺中国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第二、洋务企业: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举办,包括近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民营近代企业为标志。具有分布不合理(地区集中,与原材料产地脱节,行业不齐全、以轻工业为主);实力弱(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一开始就分为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和中小资本主义两部分等等特点。
4、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国的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了: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合资企业。
(三)、中国近代文化的巨大变革,体现了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时代特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急剧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动摇,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在思想界、科技界、教育界、文学界等都形成了“西学东渐”的格局。
1、中国人民对外国人及外来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界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
第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基督教,资产阶级的部分社会政治学说、经济学说及自然科学知识。
第二、“向西方学”的新思潮兴起: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良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但仅限于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未包括西方政治制度。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林则徐、魏源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突破了中国一切都好,西方科技术是“奇技淫巧”的陈腐观念。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洪仁干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对西方认识比较浅,而且未能真正实行。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宣传西方议会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变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实践。
2、科学技术的新突破。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相继设立的一些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和广学会,不断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中国近代的科学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化学家徐寿。
3、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第一、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学习外语、科学技术、军事等内容,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代之以“格致之学”,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
第二、外国教会学校兴起。西方各国取得了在中国各地的传教权后,为了使中国人接受其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
第三、留学教育起步。洋务派为培养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3、文学界对中国历史巨变的反应。
第一、鸦片战争期间出现了一些爱国诗人。林则徐、魏源、张维屏等人是他们的代表。
第二、太平天国革命对文学尤其是诗歌有很大冲击,诗歌从形式、语言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具有革命性和大众文化的特点。
4、中国艺术的新变化。最突出的是京剧逐渐形成和近代画派开始形成。
(四)、对本期历史的总体表述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了200年,英国工业革命也进行了近百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从社会制度到生产力发展都处于落后状态。鸦片战争后的二三十年间,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半殖民化,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上,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
2、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呈现出新旧过渡特点。
中国逐步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变成半殖民地,这是民族和国家的耻辱和灾难,是历史的沉沦。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是直线进行的,中国在半殖民地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这是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革命的物质基础。因此,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不能说是倒退。
第二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二、历史分期:本期中国近代史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标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时期。本阶段包括的历史事件有: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人民革命转入低潮。这是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战略防御直至失败的时期。
教材中提到的主要事件有:攻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南,进军上海,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
教材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有:洪仁干,李秀成,陈玉成,洪秀全;和春,华尔,曾国藩,戈登。
2、洋务运动:这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以“自强”、“求富”为旗帜所发动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从举办军用企业到创办民用企业的学习外语的学堂,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起了促进作用。
在洋务运动的全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的实权一直控制在慈禧太后手里,皇帝则先后为同治帝和光绪帝。
教材中提到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等。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有:总理衙门,“借师助剿”,洋务派、顽固派,近代军事企业、近代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海军衙门,新式学校、留学生,“师夷长技以自强”。
3、半殖民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和半殖民地化的普遍加深。从70 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列强的侵略魔爪进一步伸向中国,发动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法战争是法国在1883年-1885年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第三次侵华战争。这时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但实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具体指挥战事的是李鸿章。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于1894-1895年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列强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动的第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的标志。
教材中提到的法国侵略者有:安邺、李威利、孤拔、茹费里、巴德诺,伊藤博文。
教材中提到的中国抗战将领有:刘永福、刘铭传、冯子材,清政府中直接的卖国贼是李鸿章;马玉昆、左宝贵、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其中,为国捐躯的将领有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殉国的是丁汝昌;临阵脱逃的是叶志超,导致战争失败并直接向日本出卖中华民族权益的卖国者是李鸿章,放弃台湾的台湾巡抚唐景菘;反割台斗争的主要部队是刘永福黑旗军和徐骧义军。
教材中提到的主要战役有;河内之战、纸桥大战、马尾海战(或称马江战役)、淡水之战、镇海战役、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之战、辽东之战和威海之战。
教材中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有:《中法新约》,《马关条约》。
教材中提到的其它名词有:台湾省,台湾巡抚;“大陆政策”,朝鲜东学党起义,三国干涉还辽,旅顺大屠杀;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4、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有:早期著名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早期无产阶级的状况;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教材中提到的人物有:方举赞、陈淡浦、陈启沅、朱其昂。
5、列强侵华加剧:这是指列强与清朝统治集团勾结起来,一方面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一方面利用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千方百计攫取更多的侵略特权,导致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更趋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发展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更主要的矛盾。从60年代起反对外国教会斗争不断深入,农民由过去把斗争锋芒主要指向封建主义转到直接指向帝国主义。
教材中提到的人物有:赫德、蒲安臣;阿古柏,左宗棠,曾纪泽。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是: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局外旁观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洋药”;贩卖华工;浩罕国,左宗棠收复新疆,新疆行省;英国入侵西藏;日本入侵台湾,英美出面“调停”。
教材中提到的条约有:《伊犁条约》,“清英和约”。
(二)、第二阶段: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出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形成,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维新和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时期。本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进一步刺激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起来。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有:资本输出(奴役性贷款、抢修铁路、强开矿山、投资建厂),势力范围、租借地,门户开放政策。
2、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戊戌变法运动:维新运动从70年代酝酿,到1898年形成高潮,同年以戊戌政变而告终。戊戌维新是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最初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演习,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掀起的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目的是学习西方,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志士们办报纸,兴学堂,奔走呼号,大造变法维新的舆论,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激情,开创一代新风,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场进步的社会改良运动中,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支持变法的是光绪皇帝,地方官员中则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反对新法者则是以慈禧太后、荣禄等为代表的顽固派和出卖维新派的袁世凯等军事将领;另外,曾经加入过列强学会的地方官僚有两江总督张之洞等。
教材中提到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马建忠(以上四位为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
教材中提到的其它名词有:早期维新派、公车上书、万木草堂、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
教材中提到的维新派主办的报刊有:《时务报》、《万国公报》或《中外纪闻》、《国闻报》。
教材中提到的文献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应诏统筹全局折》、《定国是诏》及一系列的变法诏书。
3、义和团运动:在维新运动逐渐高涨的同时,广大农民群众掀起广泛的反洋教斗争,最后形成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有着较长时间的酝酿、发展过程,1898年至1900年兴起于山东,后来发展到直隶、津、京地区,到1900年前后形成高潮。义和团是广大农民、手工业者自发的反抗运动,没有纲领理论,没有形成领导核心,缺乏组织性和存在着迷信、落后等严重缺陷,但义和团农民英雄们用血肉之躯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嚣张气焰。这段时期,代表社会进步主调的是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而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也是这首历史交响乐中响亮的谐音。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教材中提到的义和团运动领导人有:赵三多、朱红灯、张德成、曹福田。
教材中提到的清政府人员中,山东巡抚毓贤主张对义和团采取安抚政策;毓贤的继任者袁世凯则进行疯狂镇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则是由“剿灭”改为“招抚”,再到绞杀;清军将领聂士成与义和团在天津并肩抗击八国联军。
教材中提到的名词有: “扶清灭洋”。
教材中提到的义和团的战斗有:冠县之战、平原大捷、廊坊杨村之战、天津保卫战、围攻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之战。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是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第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先后担任八国联军统帅的是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和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八国联军在天津和北京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分别是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战后,八国联军组成国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面形成。
三、本期历史的主要特点
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和思想领域都出现巨大变动;从社会运动态势看,既是沉沦,也是发展;在两大社会主要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形成的主要原因:
1、西方列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向垄断阶段过渡,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因慑于中国人民的反抗,维持了清政府的统治,以间接统治中国。
2、面对内外交困的局势,清朝统治者认为只有同列强联合起来,才能维持其统治。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扼杀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运动,清政府逐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自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运动、农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均告失败,未能阻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4、随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朝着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发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了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中国逐渐由单一的自然经济转变为自然经济、近代化工业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经济局势,这些变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进程。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这一时期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具体表现。
1、从政治上看,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内容有: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华,试图将中国完全殖民地化;清政府既继续抵制列强的侵华,失败后又大肆卖国,同时开展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中国人民在不断地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展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具体说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在政治上的表现有:
第一,列强侵华表现出了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帝国主义相一致的新特征:
(1)、侵略重点:由在“中外和好”局面下的经济侵略逐渐转变为以瓜分中国为目的的政治侵略,失败之后又转入经济掠夺的轨道。
(2)、列强与清政府的关系:由中外和好到相互对抗的瓜分狂潮,再到列强“以华治华”政策下的中外和好和清政府的完全屈服。
(3)、侵华国家:英法俄在华势力下降,美德日势力上升,逐渐成为侵华主角。19世纪末,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形成,列强的侵华实力呈现“势力均衡”的局面。
(4)、列强关系:从相互争夺勾结到尖锐对抗,再到相互争夺勾结。
(5)、侵华程度:更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直到全境开放;形成列强环嗣中国局面;对中国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渗透,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第二,从清政府的政策调整方面看,清政府逐渐全面屈从于外国侵略者。
(1)、对外政策的调整:设立总理衙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由“和好”卖国到对抗卖国,再到完全屈服“和好”;对侵华列强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抗;推行“以夷制夷”政策。
(2)、对内政策的调整:派举办洋务运动;默认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帝党官僚的维新强国梦。
第三,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最终以失败告终,未能阻止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的滑落。
(1)、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帝党”官员的戊戌新政。
(2)、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实业派;革命派。
(3)、农民阶级的探索:反洋教斗争;义和团运动。
(4)、无产阶级力量初步显示。
2、从经济上看,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化秩序的形成时期。
第一、侵略重心: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及野蛮掠夺为辅。
第二、资本输出途径和方式:由早期的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等形式发展为向清政府进行奴役性贷款,争做中国债主;抢修铁路,控制交通,深入内地,掠夺经济;强开矿山,压制重工业发展;投资建厂,掠夺资源,占领市场等方式。
第三、经济侵略程度逐渐加剧:开口通商;控制海关;商品输出;扩大特权、扩大开放;资本输出;门户开放;形成宰割中国同盟。
第四、侵略新方式:借支持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之机,加强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控制。支持洋务派举办的洋务运动;资助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
第五、继续榨取赔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文化上的半殖民地化:侵华各国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刊和吸收留学生等,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4、清朝统治集团在思想上的半殖民地化了:
第一、宣传卖国有理的卖国思潮。曾国藩曾说:“洋人十年入京, 不伤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
第二、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信心:中法战争中奉行“不可衅自我开”、“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的政策;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和“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政策。
第三、接受奴化宣传,听任侵略者干涉内政外交:公使进驻北京;设总理衙门;《辛丑条约》
(二)、半封建化的表现
1、经济结构上,19世纪60年代以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进一步增强。
第一、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第二、洋务企业的创办。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四、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
2、清政府经济政策半封建化:仍顽固地维护封建自然经济,但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社会现实,清政府本身也已开办了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
第一、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业。
第二、接受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承认了外国资本在中国胡作非为的事实。
第三、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了由民族工业产生时期的在限制中默认到19世纪末放宽对民族工业的限制,允许民间设厂,再到20世纪初在“新政”中奖励实业的重大变化。
3、从政治上的半封建化:
第一、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两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为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第二、清政府的统治已朝着半封建化的方向发展:
(1)、清朝统治集团的组成结构已发生了变化。1861年辛酉政变后,控制清政府实权的是倾心卖国的慈禧太后与以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的联盟。
(2)、清政府中央官僚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
(3)、最高统治集团进一步分化,逐渐形成了“帝党”和“后党”之分。帝党主持了 “百日维新”。
(4)、军事防御的近代化:筹划海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陆军。
4、思想上,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思想潮流不断出现,呈现出半封建化的趋势:
第一、外国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深入,封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遭到动摇,到19世纪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出现“帝党”和“后党”的分裂时,“帝党”集团已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资本主义的一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学说和治国方略。
第二、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突破了封建顽固派认为中国一切都好,西方科学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的陈腐观念,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第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各自提出了反对封建统治,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方案:早期维新派的贡献;维新派的变法强国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5、19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国科技文化领域逐渐半封建化了,这表现在:
第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教育改革的突破:新式学校;留学教育;戊戌变法之文化教育措施。
第三、文学、艺术、印刷、史学等各个文化领域的急剧近代化。
总之,从19世纪六十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而这恰恰就是中国社会半封建的具体表现。但我们已经看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都失败了,福建、北洋海军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覆没,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近代化。这说明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第三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中国历史。
二、历史分期及主要历史事件:本期历史以191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分期: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取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
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2、本期主要历史事件:
(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在近代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新发展的背景下,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一场革命,辛亥革命是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酝酿和准备,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革命高潮的到来。辛亥革命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一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临时约法》保护和体现了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黄兴等。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先后是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但实权先后是掌握在慈禧太后和载沣手里。
教材中提到的革命派重要人物有:陆皓东、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宋教仁、 蔡元培、刘静庵、刘道一、赵声、吴永珊、龙鸣剑、熊秉坤、金兆龙、伍廷芳。
教材中提到的参加了革命派活动的会党首领是:陶成章。
教材中提到的保皇派(立宪派)、旧官僚以及清政府反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载泽、奕 劻 、赵尔丰、蒲殿俊、张鸣歧、黎元洪、袁世凯、唐绍仪、段祺瑞。其中蒲殿俊是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黎元洪和袁世凯先后被革命派所接纳,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教材中介绍的革命派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有:1895年广州起义、萍浏醴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又称四•二七起义)和武昌起义。
教材中提及的主要文献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猛回头》和《警世种》、《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保路同志会宣言》、《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告各友邦书”。
教材中提及的报刊有《国民报》、《游学译编》、《浙江潮》、《汉声》、《二十世纪大舞台》、《苏报》、《民报》和《新民丛报》。
教材中提到的革命团体及政党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保路同志会和中国同盟会。
教材中要求我们掌握的重要名词有:民主革命思想、革命派、三民主义、“新政”、“预备立宪”、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皇族内阁、保路运动、保路同志军、“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篡权。
教材中要求我们弄清的政府名称是:荣县革命政府、湖北军政府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2)、 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间较长,它经历了从1912年到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的十多年时间。但本阶段只包含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前期,即从1912年袁世凯窃权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另一方面,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仍在继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央专制集权开始动摇,出现了地方分权割据的趋向;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失败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寻求革命的出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无暇东顾”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期繁荣;无产阶级逐步成长壮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神州大地上兴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是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五四运动发展到了高峰。总之,这段历史是近代中国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当时的社会虽然还是漫漫黑夜,但已经出现了代表着未来希望的新曙光。
教材中提到的国民政府总统有: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
教材中提到的内阁总理(或称国务总理)有:唐绍仪、段祺瑞。
教材中提到的其它重要人物有:孙中山、宋教仁、李烈钧、黄兴、梁启超、蔡锷、唐继尧、曹锟、张勋、陆荣廷、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教材中提到的文献有:《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中华民国约法》、《大总统选举法》、《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逆宣言》。
教材中提到的其它名词有:国民党,“二次革命”、“麦克马洪线”、“洪宪帝制”、护国运动,中华革命党、军阀割据、府院之争、辫子军、张勋复辟、讨逆军、护法运动、实业救国等。
(3) 、近代前期的文化:近代前期的文化一章是一个专题总结,其中属于本期阶段的文化内容大致有:冯如、詹天佑、科举制的废除,教育总长蔡元培、尊孔复古、谴责小说、近代著名画派、“史学革命”、甲骨文的发现。
(4)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兴起于上海,发起者是陈独秀。
主要参与者和领头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吴虞、蔡元培等。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新青年》;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主要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前期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矛头所指为儒家传统道德。
教材中提到的文献有:《说孝》、《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孔乙己》、《药》、《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