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历史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历史和社会学科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2-3-27 13:37:21 点击: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4页,有四大题,20小题。

2、本卷所有答案都做在试卷上。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历史和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 课程。

2、构建《历史和社会》课程基本框架的思路是:以 为经,以

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

3、我们常说的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 、 、

4、作为历史与社会老师,我们必须要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 、 的教学观。

5、《历史和社会》课程评价的重点是学生 的能力和 的能力。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6、我国地形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浙江地形则主要以丘陵为主。下图中代表浙江省地形特点的是()

7、浙江省应该属于下列气候类型中的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下列行为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A.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D.封山育林,定期伐木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此回答9-11题。

9、根据上面资料推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我国的(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与郑和下西洋相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 )

A.获取商业利益 B.宏扬本国国威

C.发展官方贸易 D.开展海外冒险

11、这两次航海“壮举”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 B.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C.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 D.加速了美洲的开发

12、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

①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的敌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能相互合作

③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主要是因为(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C.世界局势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缩小

14、“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靠市场调节经济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调节经济

C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D市场调节要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

15、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 )

①对妇女、儿童的尊重和保护②对富人权益的特别维护③对犯罪分子打击力度加大④对老人、残疾人的特殊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历史与社会课程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

请你就“综合性或开放性”任选一个谈谈自己的认识。

17.你认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8.历史与社会课程包括哪三大主题?请你用文字或图表说明这三大主题之间的关系。

四、综合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9.感受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上面是课程标准(二)中的“内容目标”,请根据这一目标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简案,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课堂测评等。

20.(1)请举身边实例,或者利用图表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处理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途径。

(2)17、18世纪,英、法等国先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此同时,清军入关,

中国大清王朝 建立,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皇权。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①英、法等国与中国的专制王(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这一变化对英、法等国与中国社会各产生了

什么影响?

上面有二道学业(升学)考试题目,请任选一题,写出该题符合或对应的课程标准(二)中的“内容目标”,并就命题意图、试题特点

以及试测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评析。

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综合文科 2.时间 空间 3.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自主学习 主动建构知识 5.整合知识 解决问题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D 7.B 8.D 9.C 10.A 11.A 12.A 13.A 14.C

15. D

特别说明:

简答题,特别是综合探究题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下面提供的答案仅供参考,不必拘泥。只要考生回答的意思对就应给分。

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综合性: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开放性: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将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评价从追求惟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

17.基本理念有:①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②真正实现人文学科内容的综合③强调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④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三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第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为综合学习后两个主题奠定基础。这样,从整体上看,主题设置的本身就体现了各学习阶段目标的层次。三个主题大体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排列。

“图表说明”可参照《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第4页。

四、综合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9.课题:大众传媒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时代的传媒及作用。

(2)学会全面、辨证地看待传媒的影响。

(3)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学步骤:

只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展开并能达到预期效果即可。

课堂测评:

对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影响的“感受”是很难用纸笔测试的,所以本课评价的重点应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是否对该课题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个人意见,是否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等。

20.(1)该题主要符合或对应的内容目标是: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具体分析:本题主要想考查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该题有三个特点:第一、它采用了演绎法而不是常用的归纳法,具体说,就是先给出结论(论点),情学生提供具体实例(论据)来加以说明。这在以前是没出过这样的题目的;第二、它规定了图示和实例两种表达方式,请学生任选一种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方式来说明,既给学生了一定的自由,又有一定的限制或导向;第三、它是当前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是每个公民不能回避的,既有教育意义、现实意义,又能考察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等。试测的结果可能第一问比较难,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甚至部分人可能得0分,但该题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该题主要符合或对应的内容目标是: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现代的大潮中逐渐落伍的原因。

具体分析:本题主要想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逐渐落后的的原因的理解。该题有三个特点:第一本题采用中外比较的方法,有很强的综合性;第二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是对具体历史知识的记忆,不仅突出了能力立意,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三本题材料精练有效,设问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该题为难题,无须死记硬背,但要认真阅读分析并有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背景才可得出正确结论,因为“英、法等国与中国的专制王(皇)权发生的变化”在材料中说的很清楚,稍加分析即可归纳出来,但“这一变化对英、法等国与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就有点难了,这要求学生对“鸦片战争前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否则是答不出“欧美变得强大,中国逐渐落后的意思的”。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