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第一章先秦时期的中国一、时间: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二、本期历史的分期:本期中国历史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由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组成。父系氏族公...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220年曹丕代汉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 二、本期历史分期: 1、三国:从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到280年西晋灭吴。其中曹魏的建立者为曹丕,都城在洛阳,存在时间为220年至265年;蜀国是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的(刘备仍自称为“汉“),263年被魏国所灭;吴国的建立者是孙权,他于222年在建业(今南京)称吴王,229年称帝,280年吴为西晋所灭。 2、西晋的短暂统一:西晋存在于265年至316年,建立者为曹魏权臣司马炎,都城在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即西晋存在的时间是51年,而实现大统一的时间则是36年,故称短暂统一。 3、东晋十六国的并存:北方从304年刘渊建汉到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15个国家,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十六国;317年司马睿南方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今南京),至420年为刘裕建立的宋所取代。 4、南北朝:南北朝大体指420年至589年的历史,其中北朝(从386年拓跋圭建立北魏至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共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三个时期,五个王朝;南朝(从420年刘裕建宋至589年隋灭陈)前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且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汉献帝,曹丕,刘备、刘禅,孙权,司马炎、晋惠帝,司马睿,苻坚,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拓跋圭、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2、少数民族首领:刘渊,苻坚,拓跋圭、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3、文臣武将:曹操、马钧,袁绍,诸葛亮,周瑜、卫温;祖逖谢安、谢石、谢玄;王复。 4、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山越。 5、战争及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祖逖北伐、淝水之战。 6、重大事件及重要制度: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五族内迁,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前秦统一北方,南北朝,士族,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租调兵役徭役制,北周统一北方。 7、文化名人及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缀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钟繇、王羲之,宗教画和山水画,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陶潜的诗,北方民歌,佛教的盛行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范缜和《神灭论》。 8、生产:翻车,江南的开发。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具体地讲,本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有: 1、政治方面: 第一,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在整体上,国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 第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加强,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第四,地主阶级进一步分化,士族阶层成为一股特殊的社会势力,并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盛而衰的过程,南北土族的发展不平衡。 第六,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七,在本期历史的分裂中孕育着许多统一的因素。 2、经济方面。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带来的动乱和战争的确使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在向前发展,较以前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 第一,南北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北方在较长时期处于停滞、倒退的状况,呈现出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的间断性发展的特点。南方地区的经济则是持续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得到了迅速开发。 第二,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了我国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北经济水平的差距缩小,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不论是在国家分裂、各个政权并存时期,还是在短暂统一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在各个政权间的混战和争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各个政权都注意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第四,对劳动力的占有和争夺取代了西汉时期的土地兼并,成为这一时期各种势力在经领域争夺的焦点。 3、民族关系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特征是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使汉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成长壮大起来,并创造了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又为以后中华民族的更加辉煌,国力的更加强盛打下了基础,具体说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有: 第一,民族迁徙频繁,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时代。 第二,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基本上奠定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通过民族迁徙,实现民族间的杂居共处;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社会和政治改革,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政权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和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第三,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相对较多。 第四,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五,民族融合的全过程清晰可见:迁徙,矛盾,交融,融合。 4、文化方面: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以及佛教的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对以前各代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和文化成就表现为: 第一,突出地体现了文化成就的取得的长期性和继承性。 第二,科技成果成就突出,仍居世界前列。 第三,宗教盛行,玄学产生,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第四,文学、艺术成就高。 第五,反映现实:分裂割据;民族融合;佛教盛行;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士族制度形成;江南开发。这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化成就的源泉,文化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性。 第四章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 隋朝:从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到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都城在长安。 2、唐朝:从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国到907年被朱温建立的后梁所取代,中间又经历了短短的武周王朝。都城在长安。 3、武周: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于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705年,武则天病重时还政于唐。武则于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仍以长安为都城。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 、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唐宪宗;武则天。 2、文臣武将: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景,鉴真、玄奘,安禄山、史思明、郭子仪、李光弼、杨炎、牛僧儒、李德裕,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3、农民起义领袖:翟让、李密,王仙芝、黄巢。 4、少数民族首领: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松赞干布、尺带珠丹。 5、政治制度及政治事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 6、少数民族:突厥、回纥、嫫纥、南诏、吐蕃。 7、经济动态: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曲辕犁、筒车,丝职业、陶瓷业、造纸业,定州、益州、扬州、刑州、越州、宣州,长安、广州。 8、世界国家: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 9、文化: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和《金刚经》、天文学家僧一行、唐太宗办医学校、唐高宗编《唐本草》、孙思邈著《千金方》;学校制度的完备、专业教育、私人办学;宗教盛行,柳宗元著《天问》、刘禹锡写《天论》,唐初四部正史、刘知几写《史通》、杜佑著《通典》;唐诗,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唐代传奇;阎立本、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敦煌莫高窟,摔跤、拔河、秋千、围棋,唐文化的世界地位。 四、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最繁荣的一个时期,也是国力相对较强盛的时期。综观隋唐时期,在社会各个方面均产生了一些划时代的变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国家安定,这是封建国家繁荣昌盛的条件之一。 第二,继续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使这一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三,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瓦解,募兵制诞生。 第四,本期历史的前半期,即从隋的建立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从总体上讲,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先后出现过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等封建治世局面。 第五,在本期历史上,地主阶级中的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的斗争仍然激烈,而且随着士、庶两个阶层的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两个阶层对一些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见解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第六,本期中国历史上,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统治都都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第七,本期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即隋朝和唐朝的末期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且农民起义的斗争水平在以前的基础上已有所提高,并对后世的农民起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八,在本期历史上,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得到淋漓尽致的暴露,即在封建群君主专制制度下,导致国家衰亡和灭亡的各种因素都在这一时期发挥了作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朝政,听信谗言,任用奸臣;女宠;宦官、权臣、强藩、党争. 2、经济上,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极度繁荣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经济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呈现出繁荣现象的同时,也表现了其承上启下的时代特色。 第一,均田制逐渐被地主土地所有制(大土地所有制)所替代。 第二,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以均田制下农民为依托的租庸调制也逐渐瓦解,被两税法所取代。 第三,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进步,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相对平衡的势态。这也是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 第四,商业活跃而繁荣,为北宋以后商品经济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第五,本阶段前期,由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封建政府的经济收入有保障,封建国家经济呈繁荣局面;中后期由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特征的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膨胀,地主经济实力和地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中央的经济实力遭到削弱,这种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膨胀成为后来的北宋政府积贫积弱的历史根源。 第六,在本期历史上,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封建国家与大大小小的地主间以及地主与地主之间争夺的焦点逐渐由对劳动力的争夺又回到了对土地的争夺,并一直持续到后世。 第七,本期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的思想。 3、民族关系方面: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时期,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而且,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繁盛景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从而促进了隋唐与边疆各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各民族间进一步融合,使隋唐时期,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第一,在如何治理少数*****上,统治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强调“治安中国”,“绥之以德”。 第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隋唐中央政府推行的开放民族政策,既加强了民族间联系的加强,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以后历代王朝的规模。 第三,隋唐统治者与汉朝统治者一样,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的措施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综合起来看,主要有措施有:派人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联络;用战争消除少数民族的威胁;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少数民族和亲;在边境地区设置中央政府的派出行政机构加强管理;与少数民族会盟;鼓励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民间及官方的经济文化交往。隋唐两代通过以上措施巩固和保障了边境的安定;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地区受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发展很快;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唐文化,使唐朝进入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4、对外关系方面: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时期,我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都愿意与唐朝进入友好往来;隋唐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人民以及政府各部门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时期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唐朝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加强了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并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后世历史的对外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唐朝时出现了中外交流的中心城市。 第二,对外交往的范围广泛(国家、领域)。 第三,在广泛的对外交往中,唐朝虚心学习,吸收外国的长处和先进的科技文化成就,促进了唐朝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成为了中华民族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为后世所继承。 第四,唐朝时,通过频繁的对外交往,广泛地传播了中华文明,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及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 5、文化方面:隋唐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繁荣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盛世景象)为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长期的高度统一,国力的空前强盛,社会政治形势的长期稳定,为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统治者推行科举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全民族的相对文化素质,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与朝鲜、日本、印度和中区的波斯及西亚大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我国文化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获得正常的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使与各派外来宗教相关的科技文化都传入中国,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国家长期统一,全国大一统的条件上,各民族频繁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前代科技文化的成就的取得又为隋唐进科技文化的了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隋唐文化达到了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文化的各种特征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 第一,全面繁荣是隋唐文化的首要特征。 第二,隋唐时期各项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体现了“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的规律:唐代诗歌的繁荣;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观测;医学的进步;史学的发达;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兴盛发达;交通的繁荣;艺术、体育的盛行;文学体裁的增多。 第三,兼收并蓄的特点(集合各民族、各国文化)。 第四,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 第五,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第六,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