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①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②基本任务: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③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④成就:鞍钢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⑤“一五计划”的意义
A、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B、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②内容:农业: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③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中共八大(1956年)
①内容:
A、指出主要矛盾: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确定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①大跃进
A、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
B、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A、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一平二调:绝对平均主义
B、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④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二、经济体制改革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A、必要性: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B、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指导思想: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A、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C、经济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A、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B、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
①实行原因
A、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C、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②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
A、实行:1978年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随后在全国普遍实行
B、性质特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即变革生产关系
③影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3、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①原因: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由于所有制成分单一,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使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和职工吃“大锅饭”的局面,从而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②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试点;1984年全面展开;1992年十四大后,加快步伐
③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④改革内容
A、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分配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目的:加快放开搞活企业的步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⑤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1992)
①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②内容:A、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B、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③意义:对改革开放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十四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①建立原因: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B、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
②建立过程
A、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中共十四大(1992),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D、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E、21世纪初,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A、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①设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海南岛)
(时间最早的是深圳,最晚、最大的是海南)
②前提:中共的领导,完全行使主权管辖。
“特”的含义: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方式
③作用影响
A排头兵——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B、试验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C、突破口——以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突破口,中国的对外开放全面展开
2、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②特点: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经验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①时间:1990年4月
②目的: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建设上海,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意义: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
(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考点详解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①变化表现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服饰
男:长袍马褂(通常服饰) 西装传入
女:旗袍
男:西装流行 中山装流行
女:旗袍改良创新
饮食
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西餐西点受到国人欢迎
社会
习俗
1.鸦片战争后上海广东等地买办开始穿西装
2.洋务运动中的留美幼童穿西装,剪辫子揭开了断法易服的序幕
3.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禁止缠足”
4.20世纪初革命派“断发易服”表示反清,革命。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断发易服,禁止缠足”
大城市知识分子提倡婚姻自由,妇女解放
社交礼仪也发生了变化,“同志、先生”称呼取代了“老爷、大人”
②变化原因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伴随西方侵略,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我国
B、社会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的影响
C、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①衣:A、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征: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征:从灰蓝色调到五彩纷呈
②食:A、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较匮乏,许多生活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温饱问题没
解决
B、改革开放后: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从吃
饱到吃好转变
③住:A、20世纪50—70年代: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
B、改革开放后:人民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政府1995年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④新风尚:A、从50-70年代: 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
B、改革开放以来:注重环保、讲究卫生和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在逐渐形成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
①铁路:A、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B、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D、新中国建立后:a、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
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b、在改进车机车和改造铁路技术基础上。我国铁路实现大面
积提速,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②公路:A、20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B、清末民初:由于外国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C、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在黄河、长江架设公路大桥,建立起密集的公路
网
2、通讯工具
①电报在中国:A、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B、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C、20世纪初,上海崇明建立无线电报局
②电话在中国:A、1875,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B、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C、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D、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手机、电话、
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3、影响
①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业
①形成:1873年,《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②发展
A、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报纸,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C、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它类型报刊内容比较丰富
2、影视事业的发展
①电影:A、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中国
B、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渔光曲》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②电视:A、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B、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3、互联网的兴起
①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这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②功能: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特点:界面直观、声像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等。
④影响: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考点24.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考点详解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①提出:A、1905.8,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B、1905.11,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②具体内容
A、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王朝封建统治
B、民权:“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C、民生:“平均地权”(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③评价
A、进步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B、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④历史作用
A、引发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推动了民主革命
B、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的最大成果),建立了民国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民主宪法
2、新三民主义
①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
②基本内容(新发展)
A、民族:增加了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
B、民权: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
C、民生: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
③评价
A、进步性: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b、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
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
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历史作用)
B、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A、论著:《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思想主张: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C、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A、论著:《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思想主张:现时社会性质→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和前景
C、意义:说明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并形成体系。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解放战争时期
a、论著:《论人民民主专政》
b、思想主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意义: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
备
B、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A、论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思想主张: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拓展: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过程(主要内容)
①开始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
②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③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
大会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④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新回答
⑤完善——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
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拓展:邓小平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考点25.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考点详解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①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66年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二、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神州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成就:1973年,他和他的助手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意义: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国际上把它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