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历史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2011年教师招聘历史十大热点专题复习(5)

时间:2011-7-1 13:42:04 点击:

  核心提示:专题一: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知识归纳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的进步(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
专题五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三韩中的辰韩,引进中国文化,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人称之为“秦韩”;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2)同日本的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3)同越南的交往: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
    (4)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5)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
跟踪思考
    两汉时期,我国对外联系的两条主要通道是什么?当时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有多大?
2.隋唐时期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来唐朝的留学生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城市设“新罗坊”“新罗馆”;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新罗人喜读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交往:中日互遣使臣,唐朝时日本10多次派出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中的新政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仿照长安的样式;各级学校教授儒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为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天竺一再遣使唐朝;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高僧玄奘和义净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中亚一些国家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与波斯互遣使节;大食与唐朝通使达一个半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到大食;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返;唐朝和非洲也有来往。
跟踪思考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唐朝的政治文化对朝鲜、日本有何影响?
3.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大批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中期,倭患愈演愈烈。明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东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葡萄牙租占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向明朝地方官借地晾晒货物。后来,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此后,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5)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300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明清之际,俄国侵略者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跟踪思考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对外关系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二、近代中国与世界
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年)。
跟踪思考
    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各自目的是什么?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战争的结局如何?,
2.近代中国的外交
    (1)晚i9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①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②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跟踪思考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不平等条款吗?
    ③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通称“总理衙门”,简称总署。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跟踪思考
    总理衙门的设立从外交史的角度看有无进步意义?
    ④《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跟踪思考
    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是清朝中央政府机构半殖民地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2)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跟踪思考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在外交上实现独立自主了吗?
    (3)北洋军阀时的外交
    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号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②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
    ③1924年,孙中山北上宣言中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④五卅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了取消领事裁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等谈判条件。
    ⑤1927年初,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跟踪思考
    北洋军阀时期,中日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外交事件?为何这一时期中日之间的外交冲突特别激烈?
    (4)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
    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先后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③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1946年,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跟踪思考
    南京国民政府在外交上有哪些主要功过?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第一,“另起炉灶”;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第三,“一边倒”;第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开拓外交新局面(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新中国成立后,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在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跟踪思考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主要成就有:
    (1)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4)中美、中日建交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5)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
跟踪思考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转机的关键点。
跟踪思考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2)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跟踪思考
    建国初期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四、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1.秦汉王朝是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
2.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辉煌灿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3.宋元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在当时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4.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显示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
跟踪思考
    明朝中期以前,中国领先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明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6.甲午战争后,中国被日本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8.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9.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0.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1997年,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迅速崛起为发展中的地区大国。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哪些史实能够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途径、内容和影响
    (1)途径: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②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③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④通过战争的途径。
    (2)内容:①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②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③文化上,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④军事上,有战争、有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3)影响: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拓展2:中国古代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双向传播问题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华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与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推陈出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信仰和风俗习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自身,而中国自身的文化也对其他地域和其他民族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中国认识了域外,域外也认识了中国。中外文化的差异,促使人们破除思想上的畛域,改造自我经验积累的思维定势,不断借助外来文化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自身文化达到新的境界。
    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着中国的儒学。汉唐时期对外域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而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的远播,又影响着东南亚诸国及非洲的发展进程。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双向传播,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历史作用。反过来,历史上有许多一度相当发达的文明,由于与其他地区的阻隔和闭塞,最终衰落甚至毁灭。
    拓展3:对闭关政策的认识
    (1)闭关政策的实质、原因和影响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实行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闭关政策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①闭关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②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清朝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清朝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它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保护了封建的自然经济,有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性。
    (2)闭关政策的不同评价观点
    关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①闭关政策起了民族自卫作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规定在对外贸易上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当西方殖民主义者以冒险家、海盗的身份在世界上一切他们所到达的地区和国家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的时候,这实际上是当时中国方面所可能采取的自卫措施。②从表现上看来,闭关政策似乎限制了外国侵略者的活动,具有一定自卫作用,实际上它只能束缚中国人民,而不能限制住外国侵略者。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要侵略别国,这种政策既不能改变侵略者本性,又不能妨碍侵略者的力量,只能阻碍中国的发展,扼杀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使得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③对闭关政策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从两个方面评价。以禁海闭关为支柱的清王朝对外贸易政策,它的目的有防止外国侵略的一面,禁海闭关,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而言,有其不利的一面。
    拓展4:清政府的“闭关自守”、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和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本质上的不同
    (1)三者的历史背景不同:“闭关自守”是清朝前期实行的政策,是封建社会趋于衰落,想以此来维护统治的政策。“门户开放”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提出、并得到帝国主义认可的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对外开放”是作为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2)三者的内容不同:“闭关自守”政策是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已夺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的权利。“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外国资金,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3)三者的后果不同:“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伍。“门户开放”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该政策使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对外开放”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发展了我国的经济,使我国更加强盛。
    由此可见,三者的性质截然不同:“闭关自守”是作茧自缚的消极落后政策;“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政策;“对外开放”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白益密切。因此,中外交往是一个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比较关注这一问题。2002年全国文综卷就丝绸之路出一综合大题。2002年,全国文
综卷就旅顺、大连的主权问题出一材料解析题。2003年春季高考题,就“18~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问题出一材料解析题,2004年高考题中小题和大题都有出现。2005年高考这部分内容再次成为热点。全国文综卷一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北京文综卷从中外友好往来的角度出一系列选择题。上海卷从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角度出一问答题。
    本专题复习时注意如下视角:①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③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④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的活动。⑤自古代至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⑥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政策的变化。⑦中国历史上的闭关政策和当今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⑧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⑨中国历史上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当今和平崛起政策等。
释疑解惑
1.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4个阶段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开始萌生
    这一时期,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个阶段。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与周边一些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等)已有某些联系,但是,总的说来,这一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只是间接的、偶发的,中国文献中有关外部世界的记载,大多是传闻和不准确的。
    (2)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交往的格局基本形成
    秦汉时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展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3)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扩大
    隋唐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进步,再加上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发展。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
    (4)明清(鸦片战争以首)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重大的转变
    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与欧洲、非洲的交往是很有限的。明朝初期的对外交往,大体上延续前代的格局。但从明朝中期以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明朝以及代明而起的清朝,对外交往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逐渐成为对外关系的重心。与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交往,逐渐退到次要的地位。
2.中国古代几个不同时期对外关系比较
    (1)唐,宋,明初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
    ①政治稳定。唐、宋、明建立后,都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为频繁的对外交往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②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宋朝科技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经济发达;明朝前期中国仍是世界上的大国强国。③对外交通发达。唐、宋、明三朝的海陆交通能达亚、非许多国家;各国使者、商人纷纷来中国;中国的学者、商人、官员也到外国学习、经商、访问。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宋、明初的统治者比较开明,鼓励对外交往。
    (2)汉唐对外交往的异同点
    共同点:①朝鲜、日本都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②都对外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③政府是对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④对外交往都以陆路为主。
    不同点:①汉朝的对外交往仅重视陆路,而唐朝的对外交通更加发达,通过海路向东可达朝鲜、日本,向南、向西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②汉朝的对外交流物品、技术种类较少,而唐朝交流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注重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③唐朝政府比汉朝更加注重对外交往,政策更加开明,同唐朝有交往的国家增多。④唐朝的对外交往比汉朝的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3)唐朝与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产生原因: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朝统治者比较开明,注重发展对外交往。②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不同影响:①唐朝的对外交往扩大了唐朝的对外影响,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的国力。②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3.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制度
    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是朝贡制度。朝贡制度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朝”指臣下觐见君主,“贡”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是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秦汉以后,中原历代封建王朝将这种关系作为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或域外国家关系的基本模式,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
    按照这种模式,外国使节来华都被视为前来“朝贡”,也就是承认中国统治者为宗主,自己为藩属。外国使节觐见中国君主必须行臣属之礼,他们带来的礼物被视为贡品。中国君主要授予这些国家统治者以各种名号,并“回赐”各种礼品。中国派往外国的使节,其主要任务是册封名号和赏赐礼品,以建立宗藩关系。凡是有“朝贡”关系的国家,中国允许它们前来贸易。“朝贡”关系是一种政治上的不平等的关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长期在亚洲甚至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由此产生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思想。视外国为藩属,以“朝贡”关系为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正是这种“中国中心论”的体现。同时也应该看到,与中国存在“朝贡”关系的国家,中国一般不干预对方的内政,双方和平友好,中国要在经济上给予种种优遇(如“回赐”的礼品特别丰厚),以显示自己对属国的关怀。
4.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总的来看,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归纳为以下4个特点:①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②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进行的,这和早期基督教、早期*****教一度曾用“剑与火”来传播各自的文明截然不同。同时,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的优越性顽强地延续不断,亦从未为外来文明所征服。③就中华民族主流意识而言,无论是对中华文明的传出,还是对异域文明的导入,一般未见有强烈的保守和排外倾向。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④中国历代王朝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国力国势和国内社会矛盾状况,对外交往的国际背景,以及最高统治集团(往往以君主为代表)的文化心理状态。对外政策的开放程度往往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成正比。在中国历史上,有的王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对外政策是保守的、闭关锁国的,这就在某些时期限制了中华文明的充实和发展。
5.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比较与思考
    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要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自己的船队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于1521年取得了成功。此后,各大陆建立起直接的海上联系,历史舞台扩大了。所谓“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的直接标志,是地理大发现导致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郑君之初航海”虽然在此之前,且有相当的气魄和规模,但是却与这一历史“新纪元”表现出文化的差异,存在着时代的界限。
    为什么西方国家能够利用航海业的空前成就,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使世界市场”得以开拓,于是各国的经济生活,都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了。但在中国,不久反而采取了以“海禁”为标志的自我文化封闭的政策。对于海外交通不同发展方向的这种比较,不能不引起每个关心中国文化进程的人对历史的沉思。究其原因,不但与中国以农业立国的传统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专制王朝的封建统治有关。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严重阻碍了近代因素的成长,限制了中国人对海外的探索。郑和下西洋的直接动因与市场和工商业无关,而是专制王朝的政治需要。因此,郑和以后,中国的海外交通始终未能冲破封建末世的藩篱。
6.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是从鄯善沿南山(今昆仑山)到大月氏、安息诸国,称为南道,再西去可抵大秦(罗马);另一条是沿北山(今天山)南麓西行,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可以到大宛、康居、奄蔡诸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这南北两条商路,是当时中国和中亚、西亚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因为运往西方的货物主要是丝绸,所以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中国所产丝绸最初是由这条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的,它的著名虽然由于通商,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沟通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是由这条丝路传人近东再传至欧洲的,后来印刷术、火药的西传也是如此;佛教、*****教、基督教也由此路向东传人中国。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历史与文明的大通路,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