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欧洲西部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范围、位置、轮廓
[讲解] 教师利用“欧洲西部”挂图,指图说明本区的范围。
[学生活动] 读“东、西半球图”(投影片),思考并回答:
本区位于__半球的__(部位)。
[教师归纳]本区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
[学生活动] 读地图册第4~5页图思考:
(1)本区位于欧洲的什么部位?
(2)本区主要处在哪两条纬线之间?
(3)本区北、南、西各濒临什么海洋?
[教师归纳]
(1)本区位于欧洲西部。
(2)本区主要处在40°N~66.5°N之间。
(3)本区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
[学生活动] 读地图册第4~5页图,思考并回答:
本区与非洲相比,大陆轮廓特征有什么不同?
[ 教师归纳]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海峡、内海、边缘海。
[学生活动] 读课本上的“欧洲西部地形图”,思考并回答:
(1)本区北部和南部各有哪几个半岛?
(2)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内海和边缘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湾和海峡?
[教师归纳] 在挂图上明确位置。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上述内容填在空白填充图上。
[学生活动] 读“直布罗陀海峡示意图”(投影片),思考并回答:
(1)此海峡沟通哪两个海洋?
(2)此海峡有什么重要性?
[教师归纳] (使用投影片)
(1)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
(2)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到大西洋的最近的海上通道,也是欧洲到北非的最近通道。
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直接从教师的语言讲述或描述中获得地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如读图(投影片、幻灯片)、看录像等方式,找到教师要求其掌握的内容。教师的作用是用相对很少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指导。因此,同教师主讲式教学过程相比,如果问题引导式教学过程组织良好,学生在一种较为活泼的气氛下学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较大的改善,并对学生独立获取地理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增强有较大帮助。此外,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学习的余地和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
分析上述实例可以看出,问题引导式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明显交替构成的。两者所占的比例,从活动时间看,学生活动更多一些。在设计这种教学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好学生活动要考虑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学生需要做哪些工作,回答哪些问题,每个活动大致需要多少时间,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什么材料等。在设计学生活动时,特别应该考虑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过于困难的问题不仅会使教学过程出现障碍,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设计时必须仔细考虑学习步子的大小,即每一步学习的问题数量和深度,注意循序渐进。小步子学习是这种教学过程的重要特征。
2.设计好教师的活动由于教师讲授的时间短了,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从对学生回答的归纳中,自然引出正确的结论。在时间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如果学生很快完成了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感到很困难,使用的时间超出了预定的时间,教师应该做怎样的调整。特别是年轻教师,如果准备不充分,出现意外情况时会措手不及。此外,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是使这个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例如,在上述实例中,教师是以讲解的方法介绍欧洲西部的范围的,因为仅靠学生自己读图,无法得出这个知识。
3.把握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一是抓住贯穿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线索。由于教学内容被教师和学生的交错活动分割,容易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方面出现问题,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得的知识似乎是支离破碎的。抓住知识内容的线索,就是始终把握好所教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中心内容进行引导和归纳。二是明确贯穿教学过程的技能培养线索。抓住这条线索,就是让学生的每一步活动都构成对他们进行地理技能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注意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三是抓住渗透思想教育的线索。思想教育内容是蕴涵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如果一堂课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如“通过学习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能够阐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教学设计时也应考虑怎样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达到此项目标。
(三)探究式和游戏式教学过程
教师主讲式和问题引导式教学过程是目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教学过程。探究式和游戏式教学过程因主客观条件所限则,现在尚不普遍。
探究式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资料和理论依据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过程。主导教学方法为范例法、发现法、讨论法等的教学过程都属探究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范例法、发现法的实验即使在它们的发源地德国和美国也没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但其中认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教学思想是很值得借鉴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与前面所讲的问题引导式不同。问题引导式的根本在于教师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教学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步骤都在这些问题的控制之下,是一种严格有序的小步子学习。而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只在大的方面给予指导,如提出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提供选择用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等,具体如何去思考、去研究,则由学生独立完成,甚至最终的结论都不是教师事先规定好的。例如,在学习某地方的乡土地理时,教师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关于本市解放以来交通发展的报告,并提出现在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应事先指导学生做过类似的学习任务,同时根据学校或学生家庭的情况,告诉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其余的工作则由学生自己去做。任务完成后,教师指导大家进行讨论。
游戏式教学过程,指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定学习目的。这里的游戏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游戏,它不同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地理课的游戏主要是模拟游戏,而且以人文地理内容居多。地理游戏教学的实质是在地理课堂上以模仿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中的地理场景和社会组织,由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以地理知识指导行动,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或在竞赛中获胜。我国成熟的地理教学游戏还极少,但已经有地理教师在这个领域做了大胆的尝试,例如用游戏的方法讲授或复习我国的铁路知识。
在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游戏时要注意这样几个特点:
1.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过程,在形式上可以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而遵循某种游戏的特殊形式。
2.安排内容和活动时真实感要强,如有适当的背景布置,注意营造一定的气氛,游戏反映的时间、场景要和实际生活接近。
3.要让学生扮演角色,或是农场场长,或是铁路修建者,或是旅游团的导游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角色,投入到游戏中去,避免把游戏教学变成另外一种讲课形式。
4.要有规则。凡是游戏,都有规则,地理游戏的规则是所要教学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体现。因此,在组织地理游戏时,要有意识地把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贯穿始终。
5.要有竞争性。一般游戏都有胜负之分,地理教学游戏也要体现游戏的这一特点,以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制定出胜负标准和评判方法,并及时将结果告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