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地理活动及设计
一、学习的目的要求
1、由课堂走向自然,以自然为活读本
2、课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组织与管理训练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活动概述
学校的“地理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理活动”既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①,也包括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校外、野外的其他地理教学活动。本章所指的“地理活动”是狭义的,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各种有关地理学科的课外、校外、野外学习活动。地理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和补充,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具有特殊的作用。虽然课堂教学目前仍然是世界各国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外、校外、野外的地理活动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至有些国家或地区制订的课程标准将地理活动列入正式课程,专门开设有地理活动课。
一、地理活动的地位
(一)开展地理活动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现代地理教学观之一就是提倡开放型教学,反对封闭型教学。地理教学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在搞好地理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地理活动,才能全面完成地理教学基本任务,实现地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要求:“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活动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活动,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地理活动与地理课堂教学有密切联系
开展地理活动,能够巩固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拓展学习地理知识的领域。“地理活动有两种组织形式:一是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全班学生都应参加的野外观察、地理调查或参观活动(如参观天文馆、气象台站、自然博物馆、经济建设成就展览、民族风俗展览等)。……二是根据条件和学生的爱好,组织他们阅读地理课外读物,观看地理影片、地理电视节目,制作教具,举行地理晚会或专题讨论会,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进行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等活动②。”这些地理活动从内容上看,既是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再现,会起到强化作用,又是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深化,丰富了地理教育的内容。
(三)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改革有密切关系
1.充实地理课程体系 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地理学科课程体系是由含有若干子系统所构成的课程体系。这些子系统包括地理必修课、地理选修课、地理活动课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展示了地理学科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缺少任何一个子系统,地理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没有地理活动的地理课程是一种不完整的地理课程,地理教育的改革也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2.丰富地理教育内容 以地理教材为蓝本的地理课堂教学,除地理理性知识外,地理材料中大部分只是阐明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地理事象,与现实社会生产实践总会存在一定的“时差距离”和“滞后现象”。而地理活动在内容上不完全受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约束,具有更大的知识容量,它以现实的地理环境为背景,时代感强,能极大地充实地理教育内容。在地理活动中不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和智能教育,而且把地理学科置身于社会生产实践中,体现了地理教育的社会价值。
3.改革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 班级授课和课堂教学,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地理知识,而且时间经济,但往往会形成“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弊端是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地理活动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地理课堂教学封闭模式,课内外结合使地理教育实施开放型教学具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深化地理教育的内涵,形成新的地理教育观念。
二、地理活动的作用
(一)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地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地理活动是地理课程体系的子系统。地理活动对学生具有思想教育性,这种思想教育性含蕴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如开展乡土地理调查、组织地理参观访问等。这些方式生动活泼,适合学生特点,因此极易为学生所接受。还因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只有与他的情感体验相一致、相结合才能变成自己的信念,实现知与情的统一,可见思想情感是在一些具体活动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的体验所积累起来的。具体而言,地, 理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表现在:
1.国情、乡情教育通过地理活动,开展乡土地理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萌生热爱乡土之情,并进而延伸到对祖国的热爱。这种情感的升华,能转化为一种民族凝聚力,产生强大的民族责任感。开展地理活动,能使国情与省情、市情、乡情具体结合,使学生由懂国情而具有全局和整体观念,知乡情而明白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区域差异,把国情乡情教育落到了实处。
2.科学人地观教育地理活动联系当地实际,不仅使学生通过调查、考察等实践活动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而且可教育他们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他们关心家乡建设、关心家乡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心。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地理事物千差万别,地理现象纷繁多异,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然要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繁荣了社会经济。地理活动能联系当地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地方都保留有古代劳动人民创建家园的伟大史迹,如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隋朝人工开挖的京杭大运河等。此外,新中国建立以来家乡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
4.国家和地方性政策法规的教育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国策,如人口政策及保护环境、保护耕地、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等。开展地理活动,可联系当地实际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规的教育。例如在一些大城市进行遵守交通法规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农村地区进行人口政策和保护耕地的教育;在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在矿区进行保护矿产的法规教育;在林区进行森林保护法的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在边疆地区进行国防教育等。
(二)培养各种地理能力
地理活动为培养发展学生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广阔的空间和实践的场所,能与地理课堂教学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1.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实践性是多种学科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是地理活动显然有其特殊性。这是因为许多地理现象不仅仅只是通过描述来掌握的,大量的地理问题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才能把握各种地理问题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性。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操作技能,如速测与草绘地形略图,进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地震观测、环境质量监测,以及地理模型制作等,均可使学生获得地理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丰富地理表象,培养观察力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在野外地理考察活动中,学生对大量的地理现象的观察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外界信息。通过对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的观察,培养观察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地理表象,丰富了学生的地理感性知识,同时也能为他们地理理性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联系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地理系统是个复杂的巨系统。许多地理事物内部的逻辑网络不同于物理、数学那样存在着线性或非线性必然的因果关系。地理活动能接触到一些远较地理课本知识复杂的地理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现实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某地区特殊的小气候的成因,不一定能根据课本知识中关于形成气候要素的一般规律加以解释,而必须联系当地实际分析其小气候的特殊成因;某一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模式可能存在多种方案,需通过实地考察才能论证出其中必然存在的最优方案。例如浙江兰溪一中的学生在地理活动中通过调查写出了当地《工业地理调查报告》,其中对兰溪市酒厂的厂址、原料、能源、销售、技术、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的许多新建议得到了厂方的认可。①四川广元师范学校的学生,通过地理考察,对位于四川北部青川县境内的白水金矿在成因上作了扼要解释,使这个金矿得到正式开采②。
4.学用结合,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地理活动中,涉及的知识覆盖面大、容量大。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往往要从多学科、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杭州有名中学生曾留心观察火车鸣笛声与天气的关系,他把物理知识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根据异常传播的鸣笛声的特点,成功地作出几次当天会降雨的天气预报,并写出了一篇小论文,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③。
(三)培养非智力因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完全由智力因素单方面所决定,而是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影响并在其统一和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性格、气质等是构成心理品质的非智力因素。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1.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经常推动认识的机制”。科学家把好奇心称为“学者的第一美德”。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开展地理活动,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自然,接触社会,无疑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能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地理活动中的许多技能和技艺,如地理观察、平面图测绘、计算机操作、实验设计、地理访问等能与社会上的一些相关职业对口,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学有所乐。乡土地理能密切联系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不仅能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良好途径。
2.锻炼意志开拓和进取精神是现代人才从事创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开拓和进取精神与人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意志是支配行为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意识的心理品质,意志力的培养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在地理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往往会面临许多困难。如进行气象观测,必须坚持不懈;调查社区人口状况,考察当地资源与环境,或徒步旅游,必须跋山涉水、顶风冒雨等。有时在野外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一些障碍。有些任务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坚韧性。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锻炼,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坚毅性会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今后从事社会建设所需要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3.完善人格地理活动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知识,也培养了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之间会有很多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他们的思想观念可以经常互相碰撞、融合、共振,形成一个动态的群体,培养了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乐群外向的性格。在校外活动中,学生与社会成员暂时结成一种实践性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优秀的社会成员所显示的人格力量,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例如我国曾有两名中小学生随国家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参加科考活动,在与考察队员相处的日子里,两位学生被科考队员们不怕牺牲、艰辛探索的精神深深感染。无疑,这样的活动,对于完善他们的人格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节 地理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一、地理活动的组织
(一)地理活动的组织原则
在中学地理活动中,要成功地、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地理活动,必须善于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提高地理活动的质量,使其得以健康发展,更好地深化地理教育改革。开展地理活动应遵循下列原则:
1.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思想教育是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教育。地理活动是学生通过具体活动,亲身实践,能从实际中感受到的教育。无论开展什么形式的地理活动都应明确其思想教育性,而这种思想教育性又必须以具体的活动过程为载体。因此以科学的观念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也要善于挖掘其教育因素,才能使思想性与科学性和谐地统一起来。例如:水污染调查是在一定方法论指导下的学科性活动,其中又含蕴着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因素,体现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双重教育价值;而野外踏勘活动、气象观测等,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结合活动过程,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气质、性格等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2.学生自愿参加与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原则 有些安排在课外进行的地理活动,其知识性与地理课堂教学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绝大部分活动形式不受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的具体约束,应该体现让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
学生的兴趣爱好,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自愿参加的原则为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和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了条件。当然,这种自愿和自由选择不等同于放任自流或等待学生的自动参加。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启发引导,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
3.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 地理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地理课堂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才能使他们亲身体会,并从中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扩大地理知识领域,培养地理技能和发展能力。
学生为主的实践活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但也不等于可以取消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选择项目、设计程序、组织分工、做好示范、注意答疑、加强管理、适时调控、及时鼓励和总结提高等方面。
4.内容形式多样性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地理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活动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也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参加和自由选择提供了余地,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但不论设计什么形式的地理活动,都应体现活动内容的地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才能使其深入持久。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地域差异大。因此,地理课外活动的项目设计要有灵活性,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主要体现在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学校设备条件、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教师本身的能力和素养,设计出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地理活动系列项目。
(二)地理活动的组织方法
地理活动是个开放的教学系统,在空间上具有广阔性;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集中性、分散性、周期性;在活动的主体上具有群众性、个体性;在活动的客体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活动的过程上又有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因此,地理活动组织得好坏,关系到地理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质量高低。一般地理活动有如下组织方法:
1.常年性活动与临时性活动的组织方法
常年性活动组织:可从学校内外条件出发,分年级或分学年、学期进行整体安排。一般分专题设计,每周或每天定时活动,如环境监测、气象观测、地震观测等。常年性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周期性的特点,人数规模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人的小组为宜。参加者在有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自觉性。采取自愿报名,加强目的性教育,并要制定活动章程和管理办法。根据活动需要可一期或一年调整一次人员。
临时性活动组织:不定期开展的地理活动,如地理时事讲座、地学报告会、地理知识智力竞赛、地理活动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等)宣传活动等,在时间上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但对地理知识的普及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对象上往往具有群众性,甚至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加。这种活动参加人数多,规模大,而活动的时间较短,因此组织工作要周密细致,资料和设备要充分准备。临时性地理课外活动的成功组织,不仅影响面大,可取得良好的地理教育宣传效果,而且还能为以后开展其他地理活动打下基础。
2.地理活动过程的组织方法
地理活动受校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活动空间上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活动时间上又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地理活动必须按一定的计划方案进行,避免放任自流。地理活动的计划方案,实际上就是地理活动过程的组织。它一般包括: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组织(成员、分工),活动的内容及其程序安排,活动日程,活动方法,活动成果与处理。
二、地理活动的管理
地理活动的影响因素很多,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必须有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地理活动的管理,从形式上可分为组织管理和制度管理两种。
(一)组织管理
地理活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具体困难。为此应首先制定学期或学年活动计划,争取纳入年级教研组或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取得组织领导的赞同、支持。
举行规模较大、参加人数较多、历时集中的地理活动,如区域开发综合考察活动、以地理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乡土考察活动等,首先应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本学科或相关学科教师的集体协作,成立有校领导、科任教师和学生干部(或地理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围绕活动开展的特点、程序,制订相应的组织管理办法和纪律要求。在活动开始前,由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向参加活动的全体成员宣布,并照章执行。
常年性课外活动如环境监测、地震观测、气象观测等,可先成立全校观测领导小组(由各班推荐代表组成),采用抓好骨干、兼顾一般、重在普及、注意提高的管理办法。在训练干部或骨干的基础上,再由各班代表领导全班同学轮流进行观测或活动。
(二)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主要是针对常年性或周期性很强的地理活动而言的。只有强化制度管理,才能保证地理活动的质量,并有利于活动持续开展。制度管理的目的一是明确工作程序,使操作过程规范化;二是使管理有章可循,增强自觉性。下面为学校气象站工作制度举例。
案例:学校气象站工作制度
观测制度 按照中央气象台(或气象教科书)规定的若干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要求进行观测,记录要准确可靠。观测成员分成若干小组,轮流值班,每小组可连续值班3~5天,每月公布一次值班名单,公布后一般不作更动。
天气会商及评分制度 每天按规定时间,由值班小组进行集体会商,确定本地24小时的天气预报及短期天气趋势。对于前次预报的准确率作出评价,并作记载。评价成绩可用百分制计算:如天气状况预报准确为50分;风向风力预报准确为25分;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为25分。几个会商小组之间可开展友谊竞赛,以提高工作质量。
业务学习制度 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谚语验证、解释等知识有一定深难度,专业性较强。观测组成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业务性学习,提高知识水平。
奖励和处分制度 在长期工作中,维护气象站的仪器设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除了平时要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外,还应制订出奖励和处分制度。对于工作出色的学生,建议学校进行精神或物质奖励。还要规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失职损坏观测仪器设备必须赔偿,并及时教育失职学生。
站务会议制度 学期开始、期中和期末,教师均应召开站务会议,宣布工作计划和要求,或作期中、期末工作总结,指出成绩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技能训练与讨论选题
1、如何多样化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并与课堂教学结合
课外作业选题
1、具体设计与组织一次地理活动(联系中学的学生小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