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与评价(略)
①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②经验教训: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⑤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注意对比,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认识“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2.注意各朝代对各级官吏监察机构的设置:
秦朝——御史大夫(兼管);西汉——刺史(专管);东汉——州牧(权力扩大);北宋——通判;元朝——御史台;明朝——厂卫制度。注意刺史与通判、节度使与转运史的联系与区别。
四、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的重大工程及其社会价值。
(一)专题提示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如大运河、都江堰、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重大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至今仍倍受世界人民的推崇。尤其是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大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地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从古代的“南粮北调”到新中国诞生后的“北煤南运”再到21世纪的“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将重新焕发出青春。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注意新教材增加和删掉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还要注意教材15页图上漳水上的西门豹渠和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邗沟。
②秦朝:在今广西兴安开通了沟通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是世界现存的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③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漕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加上郑国渠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可简单记忆为“三横两纵”)B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破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C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D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一坎儿井。(教材带★,简单知道四个地区特色即可。)
④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引漕渠开新潭——广通渠,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⑤元朝: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从方位上可简单记忆为“上通下会”)设大司、农司负责农田水利。
2.古代开挖的运河
①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②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是世界现存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③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全长四五千里。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成为当时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④元朝大运河——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北到大都,南抵杭州,全长三千多里。
3.历代王朝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修水利工程的实例。
①西汉:汉武帝、汉明帝亲王黄河工地视察;
②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③隋朝:隋炀帝兴修大运河;
④北宋:王安石提出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
4.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①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的学科联系。)
②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朝,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挑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注意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布局整齐,街道宽阔。城内有坊、有市,市坊分开。
④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布局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特点:突出皇权。(2008奥运关注北京)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示
①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
②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
③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和创造。
④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没有闸门和牵引,许多河段无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⑤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新世纪的 “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也许会重新焕发出青春。
⑥注意运河上的扬州和直沽。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手工业特产是铜镜(82页图),商业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有繁华的夜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元朝在金直沽寨的基础上建立直沽镇,它是漕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明朝1404建天津卫,天津历史上的重要大事应放在近代史中重点复习。
2.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略)
注意:长城除了“用险制塞”的古代功效之外,还是古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分界线;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自然地理干旱半干旱区与湿润半湿润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古代对黄河的治理。(略)
注意:隋唐以前称“河水”,隋唐以后改称黄河。历史上黄河人海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渤海,汉代经山东入渤海,北宋经天津入渤海,南宋以后经江苏人东海,直到清末经山东入渤海。还要运用历史、地理知识分析黄河改道现象为什么在长江没有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我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而农业的发展又只能依赖于增加生产资料,即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过高,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淤泥,阻塞河床后,必然出现改道。黄河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仍称河水,就是佐证。②黄河流域多次出现分裂战争,尤其是民族间的战争,造成河堤失修,也是出现改道的重要原因。③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长江没有出现过改道的重要历史原因。
本题是一道史、地综合题,考生必须综合运用有关历史、地理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五、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与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
(一)专题提示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当代的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2003年高考文综就涉及了美国、中国人流迁移和城市化问题。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的人口(古代史教材涉及到的主要有四点)
①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多万。
②两汉期间发展到约6000万左右。
③元朝发展到8000多万。
④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意义,1762年突破2亿,1790年朝月3亿,1834年超过4亿。
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
①向中原迁: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五胡”内迁、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②向江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靖康之变”后,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③向边疆迁: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④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有人随海上丝绸之路下南洋,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⑤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居住经商,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回族”。
3.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略)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早,但直到三国时期,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魏晋开始,北方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移民的涌入,统治者的重视,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隋朝统一后,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北方又一次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赖于南方的补充,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最终形成。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证。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③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的标准:人口数、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北方;南方持久、稳定地占据优势;新的经济重心取代旧的经济重心,成为新的财税支柱来源。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人口迁移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2.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社会安定,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②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③政府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④城镇居民人头税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3.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略)
历史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此外,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①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宋时占城稻传入后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②自然环境: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③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4.政治经济重心转移带来的相关现象:(略)
唐末五代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统一的,都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这种局面大约持续了2000多年,随着后来政治经济重心的分离,出现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现象。
例如大运河的开凿与经济、政治中心转移的关系。隋朝开凿大运河,一方面是出于政治上控制全国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统治者从南方获取财富的需求。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隋朝时从南方获取财富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利于南北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往来,由于政治中心位于黄河中游一带,运河南北两段被开凿成向西北、西南倾斜的走势。到了元、明、清三代,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经济中心在南的格局。统治者需要连接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同时更需要得到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支持。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南北两个经济区域的重要交通线,而且是连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国家生命线。因此,隋朝大运河绕道洛阳,河道迂回曲折,运转不迅捷的状况就急需改变。元朝于是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将隋朝大运河裁弯取直,以缩短航程。在运河凿成后的1000多年历史中,沿线的经济随着运河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特殊的经济发展地带,一些城市的兴衰也与运河的变迁密切相关,如开封、扬州等。
注意:政治经济重心转移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还要注意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5.联系当前民工流动,认识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区、主要迁移方向以及近年来民工迁出区和流动方向。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二是东部农村人口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主流是自发移动。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要辩证地分析认识当前民工流动问题:各地组织有序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加重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有序的组织引导工作。
六、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
(一)专题提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教材中对农业发展史介绍的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工程、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中心的转移等等。都可以作为小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三农”问题始终是高考的热点。
但要注意两汉和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经济都带★,重点让学生掌握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和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和特点。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①奴隶社会: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②封建社会:A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B秦朝:中原铁器传到。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珠江流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壁和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C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D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
2.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
①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经种植。
②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主方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③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④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⑤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专业生产区,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3.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奴隶社会:夏商周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卜辞问农事。
②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④东汉:多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复员军队。★
⑤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北周武帝释放奴婢,强制僧尼还俗。★
⑥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唐太宗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武则天重视农业,唐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
⑧明初: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等措施。
⑨清初:不断推广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再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⑤注意分裂时期还要考虑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