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循环系统
一、概述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过程,该系统包括血液、心脏和血管。淋巴循环是指全身淋巴液进人血管、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淋巴系统包括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
循环系统在机体中起着运输各种物质 (养料、氧、废物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白细胞体积较大,数目较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约5000一10000个。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当白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则反映机体己有病菌感染。
血小板很小,能止血和凝血,皮肤上伤口出血时,血小板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和钙共同作用,凝成血块堵住伤口。伤口较大时,血小板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约有血小板10万一30万个。
2.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内,形状像个桃子,心底部连接着主动脉,心尖游离向左下方。
心脏内部有四个腔。上面两个叫心房,下面两个叫心室。房室之间有瓣膜,为单向的阀门,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心脏左右两半互不相通。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心率,测心率应在受试者处于安静状态时测。
3.血管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连接左心室的是主动脉,管壁很厚、富有弹性,管径较粗大。由于心室收缩的推动力及血管壁的弹性,主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很快。主动脉分出颈动脉、腹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再逐级分支,越分越细,管壁也越来越薄,血液流速逐渐减慢。
毛细血管由动脉逐级分支后形成。管径极小,管壁极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速度极慢,使血液中的氧及养料能透出毛细血管壁输送给细胞同时,细胞代谢的废物又透过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静脉。
静脉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由毛细血管静脉端逐渐汇集而成。与动脉相反,它是越来越粗,最粗大的是连接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经过物质交换后的血液由静脉进入右心房,再入肺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血压,一般指动脉压。心室收缩时产生的压力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产生的压力称舒张压。
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舒张时,会引起主动脉的搏动,并沿着动脉管壁传播,使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管壁也跟着搏动,称为脉搏。脉搏可反映心脏和动脉的机能状况。
4.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由于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进入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主动脉及各级动脉中的血液富含氧气,颜色鲜红,是动脉血静脉血颜色发暗,含较多废物和二氧化碳。
肺循环:由于右心室收缩血液进人肺动脉,到肺泡壁毛细血管 (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流回右心房。
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降低。
(二)淋巴系统
1. 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包括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等。八淋巴液和淋巴管
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透进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分布于全身,逐渐汇合成较大的淋巴管,最后汇集到两根较粗的淋巴干。淋巴干与上、下腔静脉相通,淋巴液由此进入静脉,加大血液循环。
2.淋巴结
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扁圆形小体,叫淋巴结。淋巴结大多成群存在,身体浅表部位的淋巴结群主要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细胞随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能过滤一定范围的淋巴液,扣留并消灭其中的异常细胞和病菌。同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所以,淋巴结的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
3.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咽部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有密切关系。
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血液
幼儿的血液总量相对比成人多,约占体重的8%一10%。但幼儿的造血器官易受伤害,某些药物及放射性污染对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血液循环量增加很快,喂养不当或幼儿严重挑食、偏食,容易发生贫血。
幼儿血液中血小板数目与成人相近,但血浆中的凝血物质 (纤维蛋白、钙等)较少,因此一旦出血,凝血较慢。
幼儿白细胞吞噬病菌能力较差,发生感染容易扩散。
(二)心脏
由于婴幼儿心输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为满足需要,只有加快心率来补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常以测量脉搏来表示心率。儿童的脉搏很容易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稳定,如哭闹、进餐、发热、运动等都会影响脉搏。因此,测量脉搏应在儿童安静时进行。
(三)淋巴器官
幼儿时期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保护和防御机能显著。扁桃体在4~10岁发育达到高峰,此年龄阶段儿童易患扁桃体炎。
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组织幼儿进行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造血机能能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增加每搏输出量。
组织幼儿锻炼应注意让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时间,但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幼儿应安排不同时间、不同强度的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以及要求憋气的活动 (如拔河比赛等)。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结束时做整理活动,尤其在比较剧烈的运动后不宜立即停止。因为运动时,心脏向骨骼肌输送大量血液,如果立即停止运动,血液仍留存在肌肉中,静脉回流减少,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可造成脑暂时缺血,引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甚至晕倒等后果。
(二)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儿童
预防动脉硬化应从幼年开始,使幼儿形成有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儿童膳食应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同时,宜少盐,口味"淡"。(三)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毛病,预防缺铁性贫血。
(四)发烧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5呼吸系统
一、概述
人体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道
1.鼻
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鼻腔前部有皮肤,上有鼻毛,其余部分覆盖着粘膜,分布着丰富的血管,能温暖和湿润吸人的空气。鼻粘膜能分泌粘液,其中含有能灭菌的酶类,空气进入鼻腔被鼻毛和鼻粘膜过滤、净化。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空腔,发音时起共鸣作用。鼻还是嗅觉器官。
2.咽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鼻咽部后壁两侧上方,有一对咽鼓管开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鼓室相通。
3.喉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发音器官。喉腔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就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喉腔侧壁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条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裂。发音时,声带拉紧,声门裂缩小,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之振动而发出声音。
4.气管、支气管
气管上与喉相接,下人胸腔分为左、右支气管。管壁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能粘住吸人的尘粒与病菌,粘膜上密集的纤毛不断向喉口方向摆动,经咳嗽将痰排出体外。
(二)肺
肺位于胸腔内。支气管入肺后逐级分文,越分越细,最后形成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
肺泡壁很薄,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使肺泡富有弹性。毛细血管与肺泡紧贴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三)呼吸运动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包括肋骨和隔肌的运动。呼吸运动受中枢神经的调节。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测量肺活量,可判断一个人呼吸机能的强弱。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特点
婴幼儿鼻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缺少鼻毛,容易受感染。感染时可引起鼻粘膜充血、肿胀,分泌增多,造成鼻腔堵塞。
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容易因干燥、外伤等原因出血,称为"易出血区"。
鼻泪管较短,鼻腔感染可引发泪囊炎、结膜炎等。
幼儿喉腔狭窄,粘膜柔嫩,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如果感染,可因粘膜充血、肿胀使喉腔更狭窄,致呼吸困难。
幼儿喉部的保护性反射机能尚不完善,吃食物时说笑,容易将未嚼碎食物呛人呼吸道。
幼儿声带容易疲劳,若发生肿胀充血,可造成声音嘶哑。
幼儿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管壁柔软,缺乏弹性组织纤毛运动较差,若发生感染易造成呼吸困难。
幼儿肺泡数量少、容积较小,若被粘液阻塞,也易引起呼吸困难。
(二)呼吸运动的特点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多,只能加快呼吸频率以满足需要,所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一44次,1岁以内约30次,1一3岁约24次,4-7岁约22次。
因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婴幼儿呼吸节律常不稳定。因呼吸肌较弱,以腹式呼吸为主。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充分发挥鼻腔的保护作用。若幼儿白天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是由于鼻咽后壁的增殖腺肥大所致,应去医院诊治。
2.育幼儿不挖鼻孔,以防鼻腔感染或引起鼻出血。
3.教育幼儿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对他人,用手帕捂住口鼻。教给幼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4.不要让幼儿蒙头睡眠,以保证吸人新鲜空气。
(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新鲜空气含氧量充足,能满足机体需要。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三)科学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呼吸肌的力量,促进胸廓和肺的正常发育,增加肺活量。户外活动还能提高呼吸系统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四)严防呼吸道异物
培养幼儿安静进餐的习惯,不要边吃边说笑。教育幼儿不要边玩边吃小食品,更不可抛起来 "接食"。
不要让婴幼儿玩玻璃球、硬币、扣子、豆类等小东西。教育他们不要把这些小物件放大鼻孔。婴幼儿不要玩塑料袋,以防他们套到头上。
(五)保护幼儿声带
选择适合幼儿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4-5分钟内。鼓励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高声喊叫。练习发声的地点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冬季不要在室外练声,要避免幼儿在温度骤变的情况下练习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