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安排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第2题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第3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
A.2006年6月29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9月1日
D.2006年9月1日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被修订,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4题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机制,即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减速慢行”作为条件刺激,是由语词构成,因此这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第5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
A.接受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学习
D.网络化学习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干是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第6题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 )
A.杰克逊
B.泰勒
C.杜威
D.博比特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第7题罗杰斯的“让学生自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B.发展性教学模式
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一个重要思想,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学习和生活。
第8题德育的基础内容是( )
A.教会学生做人
B.提高学生成绩
C.热爱共产党
D.热爱祖国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成才先成人,德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第9题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视觉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该题中,走进橙色的房间引起温暖的感觉,这是联觉。
第10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干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