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8.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性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9.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称为(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0.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
A.经验+评价=成长
B.经验+反思=成长
C.经验+练习=成长
D.经验+榜样=成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__________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
22.曾经被一只猫咬过的人,后来看见毛茸茸的小动物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__________。
23.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是心理学家__________。
24.心理学家__________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25.条件反射现象是由生理学家__________首先在实验室发现的。
26.操作技能学习者的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__________。
27.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__________,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8.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习过程、__________和评价/反思过程。
29.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__________。
30.程序教学是心理学家__________首创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模式。
31.__________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2.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的认知方式是__________。
33.皮亚杰认为,l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__________。
34.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称为
35.动作技能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称为__________。
36.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___。
37.目前较公认的是以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38.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表现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成员问的友谊感和志趣等,这称之为__________。
39.一个人在多次进行某测验时,如果达到近乎相同的分数,那么可以认为该测验稳定可靠,其__________是高的。
40.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__________,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4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4.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45.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6.试论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2009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C 4. D 5. A 6. B 7. C 8. C 9. C
10.A 11.D 12.C 13.B 14.C 15.A 16.D 17.A 18.B
19.A 20.B
二、填空题
21.少年期
22.刺激泛化
23.斯金纳
24.苛勒
25.巴甫洛夫
26.高原期
27.学习心理
28.教学过程
29.问题
30.斯金纳
31.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32.辐合型
33.自律道德
34.从众
35.内部反馈
36.加里培林
37.发散思维
38.群体凝聚力
39.信度
40.逻辑意义
三、简答题
41,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其学习观主要观点如下: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他主张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获得了新知识后,还要对它们进行转化,超越给定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任务;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
42.(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适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成绩而增强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43.(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通过其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44.(1)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过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4)对教师的期望。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种定型的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
45.(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2)开展微格教学。使教师更加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研究表明,专家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常规和有效地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专门化的训练,交给新教师;
(4)反思教学经验。波纳斯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思考,那么其发展将大受限制,因此,他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
四、论述题
46.(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予实物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①强度律;②差异律;③活动律;④结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