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低级的动机
17.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面向( )
A.全体学生
B.问题行为学生
C.差生
D.后进生
18.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地行为准则时,此时处于(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自我促成的纪律
D.任务促成的纪律
19.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20.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最可贵的,不必教师监考,自己也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此时学生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阶段( )
A.解冻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__________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2.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实用性与顺序性、__________、差异性。
23.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______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__________差异。
25.__________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6.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__________。
27.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具有目的性、__________、序列性的特点。
28.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____。
29.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与——相类似的问题情境。
30.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
31.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__________。
3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__________,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3.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__________。
34.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境、__________
35.皮亚杰理论中,所谓__________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36.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差程度比女性__________。
37.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__________、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38.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__________。
39.学校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是__________。
40.教学时间应合理利用。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便越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迁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2.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
43.心理健康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4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45.如何搞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46.怎样培养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7.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7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B 4. A 5. D 6. B 7. A 8. C 9. D
10.D 11.A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
21.1924
22.不平衡性
23.最近发展区
24.性格类型
25.自我效能感
26.观念性
27.认知性
28.考试焦虑
29.现实情境
30.弱
31.吸引力
32.行为准则
33.合作
34.关注学生
35.守恒
36.大
37.直觉的道德情感
38.心理
39.寻求发展
40.好
三、简答题
41.迁移的作用表现在:
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③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2.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①记忆术; ②做笔记;
③提问; ④生成性学习;
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43.心理健康的意义表现在:
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偿。
4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①教师的领导风格; ②班级规模;
③班级的性质: ④对教师的期望。
45.搞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从如下方面着手:
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46.培养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应从如下方面予以考虑:
①有效的说服; ②树立良好的榜样;
③利用群体的约定; ④价值辨析;
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四、论述题
47.学习动机的培养应: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应: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