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三岁以后的幼儿,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产生怕蛇、怕黑的情绪,这些都是和( )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A.记忆
B.想象
C.感知
D.自我意识
2.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
D.个性倾向
3.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创造性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4.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 )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A.5
B.6
C.7
D.8
5.( )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A.科学
B.艺术
C.文学
D.健康
6.( )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A.开放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
D.经济性
7.( )影响着幼儿园的精神风貌,对全园的成人和幼儿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A.幼儿园文化
B.幼儿园环境
C.幼儿园师资
D.幼儿园课程
8.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9.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10.幼儿教育的实质就是( )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幼儿的活动中如何克服幼儿的不良情绪?
12.简述幼儿评价反思的方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 。
13.试述幼儿教育的任务。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4.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次,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拖车。”这时,她又忽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她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10分)
(2)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10分)
15.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试分析材料中的感知觉规律。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30分)
16.围绕“玩水”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