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习题(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第1题 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行、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第2题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3岁前儿童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很多人记不住3岁或4岁以前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幼年健忘”。
第3题 按照档案袋的不同功能分类,不包括( )。
A.理想型
B.展示型
C.课堂性
D.目的型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勒根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把档案袋评价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
第4题 在社会学研究中,第一次用“社区”一词的是( )。
A.托马斯
B.珍妮特
C.滕尼斯
D.米尼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C【解析】将“社区”这个词作为社会学的一个范畴来研究的起于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中最先使用了“社区”一词。
第5题 (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
第6题 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环境和( )。
A.交往环境
B.文化心理环境
C.语言环境
D.生活活动环境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和学习活动环境等。
第7题 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思想。
A.“教师中心主义”
B.“教材中心主义”
C.“课堂中心主义”
D.“儿童中心主义”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D【解析】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和忽视儿童内部机能的倾向。主张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要围绕儿童组织起来。
第8题 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B【解析】1.5~2岁左右的幼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开展想象,此时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
第9题 认为教育目的和手段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反对课程作为一套活动或预先设定的目标的是( )。
A.麦克唐纳
B.杜威
C.坎萨斯
D.博比特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解析】略。
第10题 制定幼儿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
A.政府
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教育机构
D.家庭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第11题 简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比如,幼儿园应如何安排儿童的一日生活,才能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如何创设游戏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等都是它所要探讨的问题。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
第12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13题 简述谈话活动的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一般来说,谈话活动总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开展,这是谈话活动的第一步,因此,首先要创设一个适当的、良好的谈话情境,引出谈话的主题。常见的方式有:
①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引出主题。
②用故事、提问等语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主题。
③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来创设谈话情境,引出主题。
(2)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谈话素材。谈话活动的素材应该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内的,幼儿所熟悉的内容,谈话的素材积累越多,谈话才会越热烈。
第14题 简述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室的基本职责。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和幼儿园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健全保健制度,并督促检查执行,发动和依靠全园人员做好保健工作。
(2)按时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定期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做好各项体格检查。
(3)督促保教人员搞好班级保健卫生工作,发动全体保教人员做好经常性清洁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定期组织检查,做好记录和分析。
(4)负责做好晨间检查,督促保教人员组织幼儿户外锻炼,并注重对幼儿的全天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5)定期与炊事人员共同研究儿童伙食管理,制定每周食谱,保证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负责每日的食物质量验收。
(6)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如有发生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流行。
(7)建立完整的保健统计资料。
(8)采取多种形式向所内人员、儿童及家长进行保健卫生科普宣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15题 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思想。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生活教育的目标。陶行知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先生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谈道:“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见,他提出儿童的生活教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一所“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的学校,“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成了晓庄的重要课程。陶先生对此十分赞赏:“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的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把课程融入生活、把生活引进课程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还能够极大地调动儿童的主动积极性。
(3)生活教育的方法。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即“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中学、做中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儿童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所以,他极其重视实践,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改自己“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儿童对知识的探索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16题 试述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托儿所的保教目标:1981年,卫生部妇幼所就颁发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提出托儿所的保教总目标是:“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具体表现为:
(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99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第17题 元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而且老人没有文化。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元元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针对材料分析元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矫治建议。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原因:
(1)遗传因素。可能元元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元元遗传了妈妈的基因,因此也很害羞。
(2)后天的教育环境。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矫治建议: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在班中,教师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是非常有爱心的,经老师的提醒,孩子们都会愿意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元元的记忆力好,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可以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慢慢地,他就会主动积极性的参加活动,自信心也会逐渐的提高。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由于他生活技能比较差,老师应该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大小便等,使他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5)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五、活动设计题(25分)第18题 以“美丽的窗花”为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的活动目标。参考要点:目标体现出情感、态度、知识、经验和能力素质即可。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设计案例】《美丽的窗花》
活动目标:
1.能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观察冬天玻璃上冻成的窗花,发现窗花的变化,并能充分想象。2.初步了解窗花形成的原因。
3.对探究霜的奥秘产生兴趣。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若干。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连续三天观察自己家或幼儿园玻璃上冻成的窗花,并通过绘画等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
2.在正式的集体活动中观察窗花。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窗上的窗花。
(2)讨论:“你刚才看到的窗花像什么?”“你在家里每天观察到的窗花都一样吗?它们都像什么?”“玻璃窗上冻成的窗花是什么?”(霜)“霜是什么样子的?”“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霜?”
3.讨论了解霜形成的原因。
提问:“什么季节才会看到有霜?”“霜是怎样形成的?”
4.绘画。
(1)教师提要求:“将你观察到的美丽窗花画出来。”
(2)组织幼儿绘画。
(3)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活动延伸:
早晨来园后,可以带幼儿去户外观察地面或植物上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