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设计、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
课堂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组织与应变、教态、教学语言(设疑提问,启发)、演示实验、教学媒体运用、导入与结尾、板书与板画等技能。
4.好课的标准
根据以上物理课堂评价标准不妨作这样一个简要的表述:“好课”应该既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好课”应该具有的特点:应该是“实惠课”;应该是“科学课”;应该是“特色课”;应该是“创新课”
下面提供一个课堂教学评价表(表7-1),仅作为参考。但具体的评价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表7-1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区(县) 学校 年级 班级 执教教师
课题: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上(下)午第 节
评价 指标 评价 标准 分值 评价等第 得分
好 较好 一般
教学 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 切合学生实际 重点难点处理适当 注意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10 10~9 8~7 6~4
教学 过程 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20 20~17 16~14 13~8
教学 方法 灵活多样,切合实际 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合理 20 20~17 16~14 13~8
学生 表现 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地位平等,学生主动参与,在民主的环境和充裕的时空内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20 20~17 16~14 13~8
教师 素养 教态亲切大方、语言严谨生动、 板书工整简练、应变调控有效 实验操作规范、演示效果良好 20 20~17 16~14 13~8
教学 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 学生普遍欢迎 10 10~9 8~7 6~4
教学 特色 有风格、有创意,效果显著 (加)5
综合评价 评委(签名): 总 分
等第(好100-85、较好84-70、一般69-40)
交流与讨论:
为实施新课程,你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做哪些改变?
二、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评价科学探究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科学探究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学习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发展。因此科学探究的学习评价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反馈等功能,在新的评价技术方法引领下,使评价过程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1. 科学探究学习评价的理念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科学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他们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评价要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要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科学探究学习评价要体现以下理念:
(1)目的--着眼于发展
学习过程的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并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习评价目标必须从单一体现选拔、筛选等,转变为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中的主动性、自控性、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与发展学生的科学学习的潜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每个主体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进步与发展。
(2)主体--更突出自我
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别人的评判。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自评与互评可以使学生客观地面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经历,使评价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发展的过程,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媒体共同积极参与的立体式交互活动。探究学习的评价最终要靠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占有一定的优势,哪些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努力;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轨迹,以及时得到修正的反馈和建议,促使其内心世界里成功经验与失败经历取得相互协调。
(3)标准--体现出全面
探究式学习本身的多重价值意味着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更要评析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网上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协作学习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4)方式--倡导多样化
探究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显然,书面测验和考试难以适应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探究学习的评价重视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档案评价、书面材料评价、学生口头报告、操作评价、展示和答辨会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反映学生探究活动的进步历程。
可见,对十分重视“过程”的科学探究学习,评价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不以“甄别”和分等为评价的目的,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使评价这一开放的持续行为从裁判的角色转变为一位沿途陪伴、激励学生发展的朋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
2.科学探究学习评价的内容
科学探究学习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的成果、学习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亲身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和反馈信息,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中学习知识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中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和与其它学科融合的探究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②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③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④信息处理能力;⑤合作学习和交往能力;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⑦探究成果:包括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
第四节 物理测验的评价
一、测验的分类
测验俗称考试,它是教育测量的一种工具。在教育测量中用的最多的是学业成就测验(学习成绩测验),该测验的实质是根据测量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施测,根据被试者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而获得成绩评定的一种方法。根据测验目的、功能和参照标准不同,测验有不同的类型。
(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测定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2)按解释标准的不同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
二、物理测验的评价
1.试卷分析的数理统计内容:次数分布、平均分、标准差
(1) 次数分布
为了知道测验成绩的平均水平和差异情况以及分布的特点,试卷分析时要将测验得到的成绩分类、排列成序,绘制分数分布表。
例如,一次物理测验某班48名学生成绩为:
35 78 95 67 88 45 87 90 67 75 79 78 74 72 73 76 44 77 79 67 80 56 68 78 98 49 80 78 87 72 67 58 40 65 80 57 29 70 84 85 73 57 37 79 68 75 87 68 由这些数据绘制次数分布表
表7-2次数分布表
分数 区间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组中值 (中点值) 4.5 14.5 24.5 34.5 44.5 55.5 65.5 75.5 85.5 95.5
人 数 0 0 1 2 4 4 8 17 9 3
占总数的比率 0 0 2.1% 4.2% 8.3% 8.3% 16.6% 35.4% 18.8% 6.2%
图7-1
在数据统计时,除编制次数分布表外,一般还附有次数分布图(如图7-1)。其作图方法为在直角坐标系上,以横坐标代表分数,以纵轴代表次数,以次数分表中每组的组中值和次数在坐标中描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这条曲线称为次数分布曲线。
分布曲线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正态分布曲线,和偏态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曲线是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的曲线,曲线的最高峰即次数的最多处是曲线的中间位置。偏态又可分为正偏态曲线(峰值偏向左侧)和负偏态曲线(峰值偏向右侧),一般来说,对学业水平的测验要求次数分布曲线呈负偏态曲线。
(2) 平均数
平均数是用来描述被测团体水平的集中程度的数值。设被测人数为n,每人的成绩分别为 ,则平均分数 为
如果被测人数较多,利用上式求平均分数较繁,又易出错,这时,可用次数分布表求出平均数(注意:只有人数较多时,这种计算方法才较准确)。若总次数为n,分组的个数为k,各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各组的次数分别为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