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一)物理实验的作用
1.为发展物理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检验物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
3.开拓物理应用的新领域。
(二)、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定理的理解。
2.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3.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
(三)、中学物理实验方式
1.演示实验 2.边教边实验(课堂实验) 3.分组实验 4.课外实验与制作
演示实验
(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指课堂上主要有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有时也可以请学生充当助手或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
1.演示实验作用
(1)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掌握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有关物理现象或过程生动、深刻的印象。
(3)教师演示对学生实验技能和素养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2.演示实验分类
(1)引入课题演示。
(2)建立概念和规律的演示。
(3)深化与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演示。
(4)应用物理知识的演示。
(二)演示实验在设计和表演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演示实验。
2.安全可靠,确保演示成功。
(1)演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
(2)坚持科学性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3)为了确保演示成功,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并进行试做。
3.简易方便。
演示实验要求简易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由演示现象导出结论时,解说推理简单。
4.现象清楚、明显、直观。
(1)明显
(i)仪器尺寸要足够大。
(ii)物理过程变化要显著,“可见度”要高。
(iii)要使被观察的主体对比强烈,以利于学生看准目标。
(iv)演示的仪器放在适当高度的方位。
(v)注意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发展过程。
(2)直观
(三)在教学中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1.配合讲解,指导观察,思考要有启发性。
2.实验要与思维相结合。
学生边学边实验(课堂实验)
1.学生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做实验。
2.作用:学生亲手做实验,能更多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探究,培养实验技能。
3.一般步骤: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的途径。
(2)老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或对主要器材进行示范操作。
(3)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思考,记录数据。
(4)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5)应用练习。
具体方式可不拘一格灵活掌握。
4.要求:课前做好准备,课堂随时辅导。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利用整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
(一) 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1. 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进行观察测量、读数和进行记录。
3. 学会初步分析处理和运用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 了解误差的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
5. 会写实验报告。
6. 培养学生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7.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
(二) 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通过分组实验,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类实验常称为验证性实验。
2.为探索物理概念、规律提供感性材料和根据,这类实验称为探索性实验。
(三) 中学物理分组实验方式
1.并进模式 2.讨论模式
(四) 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
1.准备阶段
2.操作阶段:(1)预备性调试(2)正式操作实验(3)拆除整理仪器
3.总结阶段
4.完成书面报告
课外实验与制作
(一) 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在课外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的仪器独立进行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形式。
(二)课外实验具备条件、类型
1.具备条件
(1)内容有意义
(2)实验方法一般比较简单
(3)实验必须安全
2.类型
(1)观察性实验
(2)课内教学的补充性实验
(3)小制作
(4)小型科研训练实验
(5) 趣味实验
(三) 布置课外实验注意问题
1.要注意对学生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2.要求写出观察实验报告。
3.大力提倡自制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