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丙丁甲乙B. 丁乙甲丙
C. 甲乙丙丁D. 丙甲乙丁
14. 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A. 甲丙B. 乙丁
C. 甲乙丙丁D. 以上都不对
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大洋。据此回答15~16题:
15. 若船从乙向甲沿纬线航行,则该船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A. 等于1恒星日B. 小于24小时
C. 大于24小时D. 等于24小时
16. 从甲地到乙地走最短航程地航向是()。
A.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自东向西D. 自西向东
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地面出现20多处裂缝。据此回答17~18题:
17. 两地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属于()。
A. 静态水资源B. 浅层地下水
C. 深层地下水D. 承压水
18. 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径流缺失B. 旱涝灾害频发
C. 水土流失严重D. 用水需求量大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9. 读下面两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处于海洋上B. 甲地昼夜温差小
C. 该气压场位于南半球D. 图中气压值a
右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 有关该区域地势和河流的叙述可信的是()。
A. 该河流流向由西南→东北流动
B. 戊地海拔低于丙地
C. 甲地潜水位低于丙、丁两地
D. 河流左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21. 关于该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区域是我国主要冬小麦产区
B. 北京位于该区域的东北面
C. 图中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D. 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试验,并获成功。回答22~23题:
22. 调水调沙试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A. 流水溶蚀作用B. 流水沉积作用
C. 流水搬运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
23. 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A. 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B. 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C. 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蓄工程
D. 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目前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谈论的主题。回答24~26题:
24.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
A. 较严重的海域是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B. 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C. 主要是海上钻井平台和油轮事故所致
D. 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25. 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
A. 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B. 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C. 发展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D. 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
26.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A.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B.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C. 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D. 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27. 在地形剖面图上,水平比例尺不变,垂直比例尺扩大,则()。
A. 会使水流更快,水能更丰富B. 更能体现地表起伏状况
C. 不会改变坡度大小D. 可能会改变山高或河长
读图,回答28~29题:
28. 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地球赤道,M为地球同步卫星,下列有关M与地球自转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角速度相同
B. 运行周期不同
C. 运动方向相同
D. 线速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