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心理学试题 >> 内容

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经典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试题

时间:2011-9-6 14:34:40 点击:

简答题

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异同:

(一)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二)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

1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2     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其运用形式常常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体现在动态的操作过程中的知识。其运用常常对信息进行变形和运算,结果往往得出不同于输入刺激的信息。

3     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和建构是一个有意地主动地激活有关命题的过程,速度较慢,而程序知识一旦成熟,则可以自动执行,速度较快。

(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陈述性阶段才能进入程序性阶段。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在人类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中,这两类知识是共同参与,互为条件的。

二:有哪几种策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答:理解和保持知识的认知策略很多,比较定型和常用的策略有:

(一)  复述策略: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二)  精加工策略: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作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三)   组织策略:组织实际也是一种编码过程,只不过它比编码更深,更复杂,层次更高,是对信息进行更深度的加工。

运用这些策略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元认知策略主要有哪些:

答: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有三类:

(一)   计划策略:指学习前对学习目标,过程等方面的规划与安排的元认知策略(。

(二)监控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对学习进程,所采用的方法,效果,执行计划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监视的元策略认知。

(三)  调节策略:根据学习进程的实际情况对计划, 学习进程,所用的策略等进行调整地元认知策略,包括调整预先的目标或计划,改变所使用的策略,有意识地校正学习行为,局部目标尚未达到时采取补救措施等。

四:迁移有哪些类型:

(一)  从迁移的结果看,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阻碍或干扰了另一种学习。

(二) 从迁移产生的情境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又称作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纵向迁移是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 从迁移产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则称为“逆向迁移”。

(四) 从内容上看,可将迁移分为一般性迁移和特殊性迁移。特殊性迁移是指具体内容有关的两种知识技能的学习之间的迁移,一般来说,特殊性迁移发生在相同或相关的知识领域。一般性迁移是指具体内容无关的领域的学习之间的迁移,常常表现为原则的迁移,或者态度的迁移等。

五:课堂学习动机由哪些因素构成: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需要)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一)  认知的内驱力:是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获得能力),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

(二)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的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内驱力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

(三) 附属的内驱力:它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也是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中既有内部动机的成分,也有外部动机的成分。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使之产生内部动机。同时,不应该否认外部动机的作用,使二者互相配合,共同发挥激励作用。

六:谈谈归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积极的归因:

答:所谓归因是指人们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将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如果将失败归于努力,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投入以后的学习中去,以改变其目前的状况;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一旦学生形成了消极的归因方式,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努力。

教师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鼓励学生阐述适当的归因,对正确地归因加以强化,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自我责任标准。使学生看到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而得到提高,完成某个目标的能力是以我们对能否完成这一目标的信念为基础的。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进取的归因方式,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并将学校及生活中的成功看作是努力的结果,从成功中体验良好的感觉,增强自我效能感。 

: 什么是掌握学习:

答:掌握学习是一种教育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掌握学习认为,除了处于智利分布两个极端的少数学生外,其余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为了克服传统的教学弊端,人们设计了一种掌握学习的程序,将精选的,结构化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根据这些小目标设计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学习单元。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就进行诊断性测验,测验成绩符合要求者,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否则应当重新学习这一单元,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供“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的程序。经矫正学习的学生全部达到掌握要求后转入下一单元教学。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学完全部教材。

八:分析智力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答(一):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智力是使人能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由注意力,观察,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五种基本因素构成。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每一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整个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诸因素作用的发挥。

(二)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三)研究发现:(1)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性;(2)创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间(3)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创造力。

(四)因此我们可以说,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力有着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包含多种智慧品质的综合能力。

九:简要分析学生创造性的识别和培养

答:(一)创造性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人们的个性品质与特点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创造力的个体可能表现下列个性特征:好奇心强;自信心强;独立性强;有较大的主动性;有较大的坚持性和恒心;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与抱负。

(二)为了培养和促进个体良好的创造性的发展,

1)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鼓励个体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