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一:教育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二:学习:学习是指,经验导致的有机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相对持久的改变。
(一)、学习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二)、人类的学习从内容、方式、性质上与动物的学习不同,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三:经典条件反射:是巴浦洛夫创立的一种研究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的范式。
巴浦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学习现象。经典性条件作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习得了某种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相倚性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现象。
四: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作用(也叫工具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是指对人或其他有机体在环境中做出的主动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学习。
五:强化:是斯金纳操作性学习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是指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人的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对行为的强化。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六: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的观念或符号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有意义的学习分为三种:1:代表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
七: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它是有意义学习中获得概念的主要途径。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来,其结果一方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另一方面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
八:发现学习: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九: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能使学习,记忆及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较为有效地进行。认知策略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和思维,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
十:练习曲线:用曲线图来描述练习进程及其效果,这种图形称为练习曲线。通过练习曲线可以看出练习过程的效率,速度,准确性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十一:高原期: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止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 但是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上升。
十二:迁移:是指将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从一个问题或情景中迁移到新的问题或情景的问题解决中,既从先前的问题和情景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迁移可能有助于我们对新问题的解决。
十三: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内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说,它是学习者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学科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十四: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加工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作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十五:成就动机:期望卓越的内驱力。它促使一个人去做某件事并争取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十六:元认知:人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理解和控制。对自己强项和弱项的了解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七:顿悟说: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学习意味着要觉察特定情景中的关键要素,了解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当找到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时,就构成与情景一致的完形,这个过程不是渐进地尝试错误,而是突然顿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可以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运用已经‘顿悟’了的经验。
十八:标准参照测验:将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与学生应该知道的内容进行比较的测验。
十九:最近发展区:也称潜在发展区,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专家指导的条件下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十: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