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教书育人
B.关心学生健康
C.研究学习
D.管理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第2题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
A.内容型策略
B.方法型策略
C.形式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是形式型策略。
第3题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第4题中学德育中的说服教育法要求不包括( )。
A.强制性
B.明确目的性
C.知识性、趣味性
D.注意时机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中学德育的说服教育法要求说服要有目的性、要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要注意时机、要以诚待人。
第5题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由我国当前班级教育存在的问题可知,班级管理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第6题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教育生物起源说。
第7题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
A.社会的进步
B.旧式劳动分工
C.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不合理的劳动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8题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第9题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第10题《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与以下哪一原则的精神符合?(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引言的意思是说,君子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符合启发性原则。
第11题 (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第12题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在课程中突出多样化的实践充分体现了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
第13题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14题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干表述符合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第15题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 )。
A.以智育为主
B.以上课为主
C.以课外活动为主
D.以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上课是中学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以上课为主的原则。
第16题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学校的( )。
A.规章制度
B.网络资源
C.校园环境
D.物质文化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等。
第17题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 )。
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本质的特殊矛盾。
第18题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因素
D.内部因素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并不起决定作用。
第19题 ( )提出了著名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
A.裴斯泰洛齐
B.泰勒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教育学理论,泰勒是“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提出者。
第20题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21题 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参考答案】
A,C,D,E
试题解析:
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因此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差异。
第22题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备课
E.批改作业
【参考答案】
A,B,C,D,E
试题解析: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第23题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参考答案】
B,C,E
试题解析:
“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出自《学记》。B、C、E三项均为孔子的教育主张。
第24题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三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参考答案】
A,C,D
试题解析: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第25题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表现在( )。
A.设置目的上的不同,育人与盈利之别
B.手段不同
C.与政府关系不同
D.产出不同
E.“生产”过程及内容不同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学校与企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设置目的、手段、与政府关系和产出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26题 ________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育影响
第27题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卢梭
第28题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________的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相对独立性
第29题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_________,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目标体系
第30题《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品质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________和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专业基本知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31题 在中学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其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5)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第32题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33题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主要是受教育目的确定者的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
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受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此外•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34题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第35题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关系、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原则及规律、道德教育和教学管理等。
(2)强调普及义务教育,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人人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自然发展的规律和实行“泛智教育”。这一思想为后来的自然主义教育开辟了道路。(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5)首次提出了“学年制,,的思想,尤其是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这一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人类的学校教育更加趋向正规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第36题 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答案要点】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知识,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及新技术的发明、新思想的产生,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能力。对教育来说,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忽视甚至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在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地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