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学记》
2.提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洛克
C.陶行知
D.斯宾塞
3.课程目标具有下列规定性( )。
A.时限性、抽象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B.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C.时限性、抽象性、反思性和操作性
D.延展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4.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A.认知过程
B.决策过程
C.认知方式
D.认知特征
5.在人际交往中关注别人的言行举止.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自己言行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场独立型
B.外倾型
C.内倾型
D.场依存性
6.看到浮云,自然而然想象为人面、奇峰、异兽,这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赶时髦,这在心理学上叫做( )。
A.晕轮效应
B.从众
C.模仿
D.服从
8.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
A.参加进修或培训
B.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C.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0.不属于教书育人的正确方法的是( )。
A.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的模式
B.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C.严格照搬教材
D.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
11.( )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感体验。
A.师德情感
B.道德情感
C.教师良心
D.教师义务
12.布鲁姆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等六种类型的分类依据是( )。
A.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B.提问的一般形式
C.学生的能力高低
D.教学的目标层次
13.最常见的、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板书形式是( )。
A.语词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纲要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1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创造美好的情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 )。
A.情感激励法
B.说理法
C.自我管理法
D.激励法
15.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 )。
A.艾拉斯莫斯
B.鲁迅
C.斯宾塞
D.孔子
16.被称为“课程理论之父”和“教育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泰勒
C.斯滕豪斯
D.赫尔巴特
17.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
A.语言表达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18.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9.愉快教学法的首先倡导者是上海特级教师( )。
A.李吉林
B.倪谷音
C.刘京海
D.邱学华
20.不是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来划分课的种类的是( )。
A.新授课
B.实验课
C.练习课
D.演示课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
A.学习辅导
B.情感辅导
C.交往辅导
D.生活辅导
E.择业辅导
3.严谨治学对于教师来说,包括( )。
A.严格要求自己
B.严格要求学生
C.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E.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4.属于教师的权力的有( )。
A.科学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指导评价权
D.获取报酬权
E.民主管理权
5.教学媒体包括( )。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6.教师教态语言的类型分为( )。
A.身姿变化
B.口语变化
C.板书变化
D.面部表情
E.外表服饰
7.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班级活动环境
D.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E.班级规范
8.共青团活动的内容有( )。
A.教育类和科技活动
B.生产类活动
C.组织类活动
D.文娱和体育类活动
E.公益类活动
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条件
E.教师自身特点
10.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分析法
E.行动研究法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3.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4.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识发展阶段论。( )
5.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技能目标;二是情感技能目标;三是动作技能目标。( )
6.注意的种类有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
7.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
8.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参与民主管理权。( )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4年晦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10.教师资格认定属于行政管理。( )
11.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学习先进,共同提高相违背。( )
1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灵魂。( )
1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14.编制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
15.评课的重点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
16.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
17.同辈群体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相比,缺乏正式规范的支配和组织原则的支配。( )
18.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
19.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
20.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
21.“强化”在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
22.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 )
23.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学生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材料。( )
24.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简要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论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6.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校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未经家长同意,便辍学回家。
(1)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
(2)请加以分析并谈谈赵老师应该怎么做?
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打招呼。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试论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答案要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3.答案要点:(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4.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答案要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6.答案要点:(1)要从实际出发;(2)要全面安排学习和生活;(3)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4)要有灵活性。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2)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甚至是退学,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2.答案要点:(1)说明很多教师不能以身作则,通过示范性的方式、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主动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2)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看,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缺乏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3)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和道德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能动性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个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
2.答案要点:(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