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育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2.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成绩评定
3.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4.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5.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6.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 )。
A.第一印象
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移情效应
7.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没有正确答案
8.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最核心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同事关系
C.师长关系
D.师教关系
9.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质的自我表现?( )
A.热爱学生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12.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
A.直接导人
B.复习导人
C.情景导人
D.问题导人
13.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15.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6.从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看,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17.“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做到最佳选择
D.做到优化组合
18.程序教学的关键是( )。
A.教师的良好指导
B.有好的教材
C.编制出好的程序
D.有良好的教学管理
1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掌握学习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头脑风暴法
20.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
A.政治教育
B.知识教育
C.思想教育
D.德育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2.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
3.教书育人的正确方法是( )。
A.转变教育观念
B.改革育人模式
C.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D.严格照搬教材
E.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
4.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5.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书面作业法
C.对镜练习法
D.介入教学
E.微格教学
6.电子教案的特点有( )。
A.形象生动
B.数字化
C.可交互操作
D.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
E.便于携带与运输
7.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学校的规章
E.对教师的期望
8.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9.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10.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 )。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C.难度适中
D.便于检测
E.总结性评价
三、判断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
2.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
3.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关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
4.“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出自《学记》。( )
5.布鲁姆认为,当学生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达不到其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时,其学习程度便达不到要掌握的水平。( )
6.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7.由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 )
8.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9.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
10.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所以二者是一回事。( )
11.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
12.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是由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 )
13.《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
14.微格教学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德瓦特•爱伦。( )
15.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 )
16.说课就是宣讲教案,浓缩课堂教学过程。( )
17.常规管理是学生人校后接受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
18.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谈话法。( )
19.根据团的章程规定,凡年满28周岁的团员应办理离团手续。( )
20.标准化测验常用来测验学生的学习状况。( )
21.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
22.组织教学必须贯穿上课的始终。( )
23.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适宜用尝试教学法。( )
24.综合课主要用于中学高年级各科教学。(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简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4.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作用。
6.提问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小李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索,难于和同事搞好团结。
你怎么看待小李的想法和做法,试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2.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请问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把一块铁和一块木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2.试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简答题(6 x6分)
1.答案要点: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答案要点: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答案要点: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②精心组织内容;
③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
(2)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
②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③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4.答案要点:(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性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5.答案要点: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答案要点:(1)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确定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或学会了某些特殊的知识点;
(2)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对理解水平进行自我监控的机会,使学生确定他们是否理解了所呈现的信息,是否需要帮助;
(3)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
五、案例分析题(2 ×10分)
1.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小李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当。(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性格开朗的教师更容易被学生、同事所接受,小李应该尽量地改变自己的性格,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中。(3)小李的教学水平也许很不错,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同样承担着教学研究的工作,只有融人教师集体当中,大家合作学习研究,才能真正进行教学研究以解决教学的实质问题。(4)小李应该更多地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以改变在同事、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和大家搞好关系,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2.答案要点: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六、论述题(2×15分)
1.答案要点:(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答案要点:(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2)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不是他人为自己设定时,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目标。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种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子努力与否的结果;另一种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索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
(4)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
(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学生在某个任务上的失败通常是由于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就很重要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
(6)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运用反馈时,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适当的行为,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期望行为提供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