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南京土壤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现代农业领域首批唯一的特色研究所,将以新时期办院方针为指导,面向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主战场,进一步优化科研活动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聚焦耕地资源紧缺、质量退化、污染加剧和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重点发展土壤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水肥增效、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数字化管理等领域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我国耕地资源合理利用、 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继续引领我国土壤学科的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土壤特色研究所。
结合我所发展和“一三五”规划需求,现面向海外公开招聘“千人计划”优秀人才,诚邀有识之士加盟。
研究所网址:http://www.issas.cas.cn/
一、国家“千人计划”岗位
招聘岗位:A类,长期项目(5年内每年在岗工作不少于9个月),研究员专业技术岗位;B类,短期项目(3年内每年在研究所工作不少于3个月),研究员专业技术岗位。
(一)申请条件
1.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相当于教授)职务;
2. 具有开阔的战略视野、前瞻和预见能力,能敏锐把握本学科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
3. 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组织队伍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组织、推动和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
4. 在所从事科研领域取得过重要原始性创新成果或做出过重大的科技创新贡献,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5. 学风正派、诚实守信、治学严谨。
(二)待遇及相应支持
1. 实行协议工资,具体标准可面议;
2. A类岗位可获得国家支持的100万元安家费及我所匹配的住房补贴30万元, B类岗位可获得国家支持的50万元生活补助;我所提供过渡住房一套;
3. A类岗位可获得不少于600万元的科研经费;B类岗位可获得不少于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启动经费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可适度追加;
4. 配备必要的工作团队,提供相应的工作用房;
5、A类岗位引进人才配偶回国后暂无工作的,提供2000元/月的生活补贴。
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岗位
(一)申请条件
1. 年龄40周岁以下,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2. 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在海外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
3. 回国(来华)前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 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5. 引进后能全职回国(在华)工作,签订不少于3年的工作合同;
6. 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申报人,可以突破任职年限、年龄等限制,破格引进。
(二)待遇及相应支持
1. 依据申请人专业背景和学术成就聘为研究员,在项目执行期间享受我所同等岗位待遇,以及3000元/月的生活津贴;
2. 1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并根据研究进展和工作计划给予200-300万元项目经费;
3. 提供60万元住房补贴,安排过渡性住房;
4. 配备必要的研究团队,提供相应的工作用房;
5.引进人才配偶回国后暂无工作的,提供2000元/月的生活补贴。
三、招聘程序
1. 邀请所内外相关专家对申请人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通讯评议;
2. 申请人参加所招聘委员会组织的面试答辩,通过者获得相应岗位的聘任资格;
3. 申报“千人计划”、 “青年千人计划”者还需通过国家相应引进人才平台组织的评审。
四、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 个人简历;
2. 发表的论著目录、论著引用情况及3篇代表性论文抽印本;
3. 至少两位教授级国外同行的推荐信函;
4. 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奖励证书、专利证书、产品证书);
5. 对开展应聘学科科研工作的设想、计划和目标;
6. 其他材料:根据所申请的人才项目,要求提供的材料还包括海外任职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等。
五、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本人应聘材料电子文档发至以下联络方式(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姓名--千人计划--研究方向):
联系人:吕老师
电话:86-25-86881512
E-mail:renshichu@issas.ac.cn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邮编: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