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 的打“×”。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是第十六届。( )
2.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
3.分层次教学是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 )
4.两个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越大,则关节运动幅度大,关节灵活性小。( )
5.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影响作用。 ( )
6.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提出了将学校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的新目标体系。 ( )
7.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教”到“学”的转变。 ( )
8.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 )
9.常参加体育运动,会使肌纤维增多。 ( )
10.顺风时投掷铁饼,有利于成绩提高。 (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你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括号里。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A.技能指导 B.坚持实践 C.不断哟化 D.兴趣
2.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 ) A.吸收 B.营养 c.消化 D.物质代谢
3.(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体育知识 B.体育实践 c.体育教学 D.运动技能
4.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 A.助跑速度 B.空中走步式 C.腾起初速度和角度 D.踏板的准确性
5.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 ) A.剪式 B.跨越式 c.俯卧式 D.背越式
6.排球比赛中,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 ) A.传球 B.垫球 C.拦网 D.扣球
7.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 A.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健康性原则 D.以上都是
8.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直接模仿的动作可采用( )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镜面示范 D.背面示范
9.我国身高为166cm以下的男女理想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cm)一( ) A.100 B.105 C.120 D.115
lO.正常成年人身上骨的总数为( )块 A.212 B。206 C.209 D.207 11.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是( ) A.牵拉动作的练习 B.长时间距离的练习 c.最快的动作练习 D.复杂化的练习 、
12.按( )分类,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 A.身体素质 B.人体结构 C.人体基本活动技能 D.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13.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 ) A.评比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访问法
14.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遗传、学习条件和体育B.遗传、工作条件和体育 c.遗传、环境和体育 D.遗传、营养和体育
15.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 ) A.400米 B.398米 C.396米 D.394米
16.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 c.脑务与体力相结合 D.形式灵活
17.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 )米 A.2.42米 B.2.44米 C.2.40米 D.2.35米
18.运动后,如问隔时间过长,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称为( )阶段 A.超量恢复阶段 B.工作阶段 C.相对恢复阶段 D.复原阶段
19.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 A.练习频率 B.练习轨迹 c.练习速度 D.身体姿势
20.(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A.体育教学手段 B.体育教学原则 C.体育教学方法 D.体育教学组织
一、判断与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课程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参与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感。 ( × )
2.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 ( × )
3.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 )
4.《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 )
5.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 )
6.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 )
7.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 ( D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 ( C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 B )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10.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 ( D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 课程(堂)教学 。
2.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 交往 ,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3.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 生命化教学 理念。
4.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 运动负荷 规律。
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 和教学条件。
6.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 主要 的,后天训练是 重要 的。
7.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 成功一半 。”
8.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 能力 。
9.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
10.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 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 危险 的训练。
1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 四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 3 节体育课。
1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13.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14.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均为2.135m。
15.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
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2.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3.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4.生物年龄
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
5.运动训练
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
6.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
7.运动指数
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8.诱导性练习
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9.体适能(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0.练习轨迹
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三、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l0分) 1.体育锻炼可以调节__________ 、保持良好__________、促进身心健康。 2.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是有助于__________培养,有助于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3.在体育科研中,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__________ __________、观察法、__________。 4.体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5.人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走、跑、跳、投、__________、等。 四、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O分,共20分) 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2.体育实践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教法技能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现有12个队参加篮球比赛,采用分组循环,分A、B两组,每小组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并将一个组的单循环轮次排列出来。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七、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2.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八、论述题(10分)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积极地旁观;
②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③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①桥梁和通道;②大舞台;③大课堂;④大平台;⑤切入点。
3.什么是乳酸能?
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乳酸。
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②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
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⑦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5.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
五、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教学指导思想;②教学计划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过程等);③教师作用;④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⑤教学反馈与调控;⑥教学评价;⑦安全因素。
2.课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身体、心理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更加多元化。请你谈谈在教育观念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
①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
②从单一关注运动水平,变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③在教学方法上,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生自主“学”;
④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生的主宰,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与朋友;
⑤对学生的评价,从主要关注学生成绩,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5.“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基本依据、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据: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整体,尽管身体任何部位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某一运动器官的运动,对其他部位生理运动都是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多种多样的教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对身体、心理进行科学全面训练,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要求:①制订好学习水平段的计划,全年教学计划与学期教学进度,必须全面性;②在安排每次课内容时,特别注意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③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各种专项运动中,也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全面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