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括号中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洗濯(zhuó)扁(biān)舟褶(zhě)皱忍俊不禁(jīn)
B.蟾蜍(yū)嗔(zhēn)怒悲怆(qiāng)铺采摛(lí)文
C.伫(zhù)立阴霾(mái)啜( zhuò)泣脍炙(zhì)人口
D.寒噤(jìn)愧怍(zuò)酝酿(rǎng)不假(jiā)思索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磐石略胜一筹家喻户晓锲而不舍心无旁鹜
B.寒喧灯红酒绿无容置喙不可明状莫衷一是
C.题纲草长莺飞日薄西山再接再励山青水秀
D.蓦然参差不齐毛骨耸然罄竹难书进退为谷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过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6.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填入下面这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是诗中关键句,也是名句。它(),从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到诗人的宦途潦倒,()了诗人和艺人的感情渠道。前后两段都是记叙中抒情,这两句却是抒情中说理,这样增强了抒情的深度,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
A.沦落承上启下过渡沟通
B.沦落承上启下过度勾通
C.冷落承前启后过度沟通
D.沦落承上启下过渡勾通
9.与其他三句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宝库。
B.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C.有的松树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D.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10.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第1~5题共22分,第6~9题各2分,共30分)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邓康延
它不能改变日子的快慢进程,却把岁月凝聚成影集;它似乎只是一种礼仪,却让生活流淌着淡淡的温情。
当我们在爱的站台上送别的时候,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负载得很重时,也许就是亲友离别的一刻了。时间和空间在那一瞬、那一站里显示出跳跃前的热烈和沉郁。我常想,倘若那站台、机坪、码头都有知有觉,能承负得起那么多的离绪别恨、远思长情吗?母与子、夫与妻、兄与妹、朋友同事、知己同学、恋人情侣,目光拥抱着。——当秋雨缠绵时,当暮雪飘洒时,当晨风微拂时,当星云游移时,汽笛响了。
许多人一别再难相逢,这里便成为一个灰蒙蒙的背景,衬托起斑驳记忆;许多人又会久别重逢,于是这里便凝聚起双倍的柔情。
每当我看到那些含泪又微笑,挥手再跟跑的人们,总觉得心头有什么被搅起。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
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行,两人为互让一张10元钱争来扯去。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一方去支边的一对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两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不,才相识几天。”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相交。”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在四川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素来原则与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于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有一本只题有一句:老师,您不会走出我的心。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血管。再怎样延伸,也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
站台,是一个细腻多情的少女,又是一个粗犷豪放的汉子,它身上淌着南方河的气息,它肩上托着北方山的情志,它怀着对往日的追忆,它举着对明天的期冀。
毕竟,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已走出了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的孤寂。于是,便有我们这一辈人揣着激情,去西走日喀则,东奔大亚湾,北穿漠河,南跨老山。
流动奔涌的,才是生活。
我向往着远方,还因为在驶向远方的路上有许多站,站上有许多故事,故事里有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朋友们以他们各自的送行方式表述着爱意。
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地站着,与坚固的站台一起挥手相送。
1.“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你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吗?你还能举出一个“缺憾成美”的例子吗?(6分)
2.文中把站台比成细腻多情的少女、粗犷豪放的汉子,读了这篇文章,你还能把站台比喻成什么?请写出你的创意。(3分)
3.古人笔下的送别诗很多,除了文中出现的之外,你还读过哪些?请再写出两句。(4分)
4.作者将笔墨集中于站台,有哪些原因呢?阅读全文后,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作答。(5分)
5.文中描绘了一些不能忘记的送别场景,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场景吧,请回忆并描绘出其中的一个细节(不少于30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