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请你把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两句诗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2.默写与填空(5分)
①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②朱自清《春》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
③《诗经·蒹葭》的前四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④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⑤写出一个描写“云”的诗文名句:。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匿名(nì)占卜(zhàn)庇护(bì)倔强挺立(jiàng)
B.热忱(chén)斟酌(chuò)修葺(qì)风驰电掣(zhì)
C.谦逊(xùn)豁亮(huò)教诲(huì)人声鼎沸(fèi)
D.狡黠(xié)旌旗(jīng)造诣(yì)姹紫嫣红(chà)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急燥纯粹奋不顾身改斜归正B.署假狭隘相形见拙择善而从
C.松驰盘缠忧心仲仲孜孜不倦D.桑梓追溯挥洒自如迎刃而解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①③④②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2分)
A.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唯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衡量幸福的新标准
衡量幸福,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标准,那就是生活水平。过去我们盼过年,为什么盼过年,无非是盼“生活幸福”,吃好穿好。现在的人把过年不当回事了,从实质上说就是因为生活好了。如果说过年曾经是我们盼望和理想的幸福生活,那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达到“天天过年”。过去人们过年感到幸福,现在人们过年感觉不到怎么幸福。
其实幸福还有一种精神因素,精神达到了一定的满足,够幸福标准了,也叫幸福。比如一个人从穷到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吃饱了拍打着肚子在大街上散步,他觉得很幸福。忽然发现路边有个新装修的店铺,走进去一看,万万没想到,这个店铺是他从前一个熟人的,这老兄本来比他穷多了,可几年时间,却有了这个黄金地段价值百万的沿街房!这一震动,几乎被震昏了,从此他就不再感到自己幸福了。实际上他的幸福没有减弱,可他的心理却不能承受,烦恼便来了,原来衡量幸福的新标准是烦恼!
现代人的最大特点是烦恼增多了。现在要衡量幸福不幸福,就是要看你的烦恼多少,烦恼越多就越不幸福,衡量幸福与经济上的差别不成正比。现代人的烦恼是怎么来的?一个是从外部来的,一个是从内部来的,从外部来的烦恼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公允,就是所承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还有一部分来自内部,就是从你个人心里产生的,这一部分烦恼无限,可以像蘑菇云一样生长,烦恼长满了肚子,这个人就不幸福了。成天与烦恼相伴,吃肉肉不香,睡觉觉不香,住高楼大厦也不幸福,已不知道“生活幸福”是个什么概念了。
其实,幸福与不幸福都是自己的选择。
(选自2007年1月23日《杂文报》,作者山海夫,有删改)
7.作者认为,衡量幸福的旧标准是:;衡量幸福的新标准是:。(4分)
8.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现代人的烦恼源自哪里,并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个例子。(3分)
9.结合上文,联系下面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2分)
(1)世界烟草大王杜克的女儿杜丽丝继承了2亿美元的资产,但她的一生却郁郁寡欢,最后寂寞地死去。
(2)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以“忘我就是快乐”的信念来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说:“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乐,把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予遭有〖ZZ1〗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B.子犯请击之\悟以往〖ZZ1〗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C.秦伯说,与郑人盟\学而时习之,不亦〖ZZ1〗说乎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ZZ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11.下列各句的意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早先没有重用你,现在危急之中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C.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值得厌恶的呢?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情。
12.对上面文段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烛之武长期得不到重用,有着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他还是慨然受命,表现了他深明大义的可贵品质。
B.晋文公没有向背叛自己的秦军发起进攻,原因有三:一是认为攻击以前的盟友不仁道;二是认为失去了盟友不明智;三是觉得以自己整齐的队伍去攻击混乱的秦军,不能显示自己的勇武气概。
C.烛之武巧妙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分析了郑国的存亡对于秦国的利弊,终于说服了秦君退兵,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文章记叙的重点放在了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对秦国君臣的骄横态度、郑国君臣百姓的反应等都只字未提,显示了文章在选材方面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