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展开的教学策略是( )
A.形式型策略
B.综合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目标型策略
2.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3.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学记》
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调节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意识
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 )
A.50%
B.100%
C.150%
D.200%
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
A.态度
B.定势
C.迁移
D.技能
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
A.恪尽职守
B.依法执教
C.廉洁从教
D.热爱学生
9.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
A.依法执教
B.廉洁从教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1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
A.规范性
B.强制性
C.导向性
D.有序性
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款
D.教育专项资金
12.从技能分类上看,教学技能属于( )
A.心智技能
B.动作技能
C.言语技能
D.交际技能
13.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
A.水平测评
B.选拔测评
C.诊断测评
D.相对测评
14.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德育管理
B.智育管理
C.体育管理
D.美育管理
1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
A.有正确的学生观
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6.“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做到最佳选择
D.做到优化组合
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成功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A.选拔功能
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
D.激励功能
20.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课程评价的阶段包括( )
A.搜集信息
B.组织材料
c.分析资料
D.报告结果
E.确定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2.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是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B.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C.也称训练迁移
D.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
E.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3.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 )
A.行为功能
B.动力功能
C.意识功能
D.调节功能
E.评价功能
4.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E.调整性规则
5.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A.内部语言
B.提问语言
C.对话语言
D.朗读语言
E.独自语言
6.学科教学目标体系按层次划分,可以分为( )
A.学科教学目标
B.单元教学目标
C.章节教学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E.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7.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
A.全员性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联动性原则
E.可接受性原则
8.下列行为中属于人格性行为的有( )
A.暴躁
B.孤僻
C.起哄
D.说谎
E.骂人
9.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A.教学环境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目标
E.教学评价
10.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资料研究法
D.经验总结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和实验课。( )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叫研究型课程。( )
4.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
5.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 )
6.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必须经历认知、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
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作用。( )
9.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就是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
10.教育法律关系变更和消亡的根据是法律规范的存在。( )
11.公民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
1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
13.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
14.尊重学生文化,就是允许学生文化自由发展。( )
15.德育强调无私奉献与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并不矛盾。( )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
17.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予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
18.直观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
19.中学教师的研究课题一般应来自于学术前沿中的问题。( )
20.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4.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5.如何提高新课导入环节的效果?
6.中学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涌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常常借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中学初一班主任李某,一天在上课时发现一女学生烫了头发而且抹了很浓的化妆品,便责令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该学生没有服从,李某就把她的书包扔到走廊里,并说:“今天你别上课了,你什么时候把头发剪掉,什么时候再来上学。”致使该生两天没有上课。
教师李某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教育法规予以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根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少年起飞”?
2.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为什么教脊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B 2.A 3.D 4.D 5.C 6.B 7.B 8.B 9.D 10.D 11.A 12.A 13.A 14.A 15.D 16.B
17.B 18.D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ABCDE 2.ABCE 3.BDE 4.ABC 5.CDE 6.ABCDE 7.ABCD 8.AB 9.BCDE10.ABCDE
三、判断题(20×1分)
1.×2.×3.√4.√5.√6.√7. √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答案要点】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答案要点】(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4.【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避概况。
5.【答案要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有明确的针对性。(3)导入的方式要多样化。(4)导入的过程要有趣味性。
6.【答案要点】(1)灌输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正面激励和批评帮助相结合的原则。(3)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4)重点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榜样引路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团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2 x8分}
1.【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教师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依法执教。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国家输送有用的人才。(2)小王在第一学期的表现是非常好的,然而在第二学期却偏离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变得功利化,这是作为教师不应该做的。小王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级建设上去,这样才能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他把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这些能够发展优秀学生的机会给了那些能给“好处”的家长的孩子,这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过早的认识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3)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小王现在在学生面前表现是这样,会使学生认为社会就是有钱说了算,从而只想钱而不专心学习。
2.【答案要点】(1)《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利益。(2)案例中李某责令学生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并把她的书包扔进走廊致使其停课两天,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六、论述题(2 × 13+12分)
1.【答案要点】(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2)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答案要点】(1)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或专门培养人的话动)。(2)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卓越有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3)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容不要求都涉及到,允许就某一点或举例说明,只要论述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