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心理学试题 >> 内容

201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时间:2012-10-23 15:48:27 点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有关身心健康的什么宣言?( )

A.《巴黎宣言》

B.《北京宣言》

C.《开罗宣言》

D.《阿拉木图宣言》

2.( )是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 )、提取。

A.识记

B.回忆

C.储存

D.再认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个组块。

A.7±2

B.5土2

C.8±2

D.9±2

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由此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9.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哪三种颜色?( )

A.红绿黄

B.蓝绿红

C.蓝白绿

D.红黄蓝

12.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 代)的现代思想家是( )。

A.德国的根舍因

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C.美国的布鲁纳

D.前苏联的赞可夫

1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4.通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其中的角色“林冲”应该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

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5.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帅的(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答案解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

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的接受学习。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__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

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的内驱力、_____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7.学生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写作技能,这是技能的__________迁移。

8.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自我监控、自我认识和__________。

9.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__________、第三部分讲__________。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__________。

1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_____。

1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记忆术。

1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___。

1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主要作用。

2.简述心理发展的含义。

3.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时间范围。

4.简述动机的类型。

5.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6.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人有5种基本需要,将它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2.联系实际,谈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1978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在前苏联的阿拉木图主持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通过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明确了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根本策略。1979年的联合国大会和1980年的联合国特别会议,分别表示了对《阿拉木图宣言》的赞同,使初级卫生保健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承诺。我国政府分别于1983年、1986年、1988年明确表示了对“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承诺。

2.B [解析]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3.C [解析]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B [解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闽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5.B [解析]人从亮处进到暗处,起初看不清物体,经过一段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恢复了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进到强光下,起初感到耀眼光亮,不能视物,须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称为明适应。

6.C[解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又可分为:编码、储存和提取。

7.A[解析]人类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或9个组块,即7±2个组块。

8.B [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题干中的“地面都湿了,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是借助知识经验对客观现实进行的间接认识,属于思维的间接性。

9.C [解析]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教育心理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10.B[解析]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11.BE[精析]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指的是红、绿、蓝。

12.B[解析]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13.A[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14.A[解析]林冲的性格沉着老练、善于克制自己、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这些特点都属于粘液质的气质类型。

15.C[解析]教师尊重信任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二、填空题

1.心理变化

2.有意义

3.编码

4.认知结构

5.认知 自我提高

3.[参考答案]

(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

秒到1分钟;

(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4.[参考答案]

(1)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作用及其与活动的关系,把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

景的间接性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5.[参考答案]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学习动机既然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②成熟与年龄特点;③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④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⑤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①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②教师的榜样作用。

6.[参考答案]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1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2.[参考答案]

(1)中学时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2)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3)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4)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5)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6)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7)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