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11年11月,据羊城晚报报道:某初中生突然关上房门,掏出10元钱塞到上门辅导的大学生家教手中。她这样“贿赂”家教,只求能偷偷睡上一会,并希望老师为她保密。湖北大学教院大三女生小罗向记者讲述,当此“作弊”行为最终被戳穿后,她被当事女中学生的家长辞退了。
相关事件:近日,浙江省温州市一名初二学生向中国青年报写信控诉繁重的课业负担。“除了中午在学校做作业外,晚上作业一般要做到夜里11点。同校的初三学生作业时间普遍超过12点,以致白天上课打瞌睡。此外,双休日在校补课,每科600元。”
相关评论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也不断接到反映课业负担过重的“血泪控诉”信,有的人在来信中,直接用“摧残”这样的字眼儿表达对当前这种扭曲的育人模式的愤怒。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虽然这并非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但必须承认一点,即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广州市政协委员戴秀文说,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表明了对青少年教育与成长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和关心。她认为,目前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就业和生存竞争压力的前移。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共同合力,才能为青少年创造合理、和谐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减负”。
模拟题
谈谈你对“10元买一睡”,学生的无奈做法有什么看法?
参考解析
我们国家素质教育推行20多年,学生减负也被倡导这么久,但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却是中小学生越减,负担越重的社会现状。甚至出现如题中所述“10元买一睡”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越减负担越重的社会现状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从目前的考试机制来看,目前,高考和中考基本上是“唯分论”,在这根标杆和尺度的丈量下,高三或初三的学生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甚至不敢稍稍减一下负。这根独木桥的持久存在是“减负”最大的阻碍。
第二,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评价一个老师的成绩是看所带班级的升学率,并不是看学生是否全面发展,这就使教师不敢松懈,不敢放开;同样对一个学校来说,评价其教学质量的依据是是升学率,而且还是名校的考中率,在这样的评判体系下,减负会损害到个人以及学校的利益与声誉。
第三,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买学习机,买各种参考书,请教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好。要上好个好初中,才能上重点高中,才能考上好大学,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只有一味高压,效果也就不得而知。
可见应试教育已经绑架了教育、学校、学生与家长。如果目前考试的选拔机制不变,对教师和学校的评判体系不便变,减负的确很难取得显著成效。虽然,减负的道路坎坷不平,但它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出路,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锋,是中国教育与国际化接轨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采用正确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努力钻研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
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需在转变教育观念基础上,进行教育体制、教育投入、分配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如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方面,力求使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多方面人才的选拔,在增加教育投入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私人办学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办学,严把私人办学和社会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使这些学校具备与国立学校相同的竞争力;在用人制度上,改变盲目攀比高学历的状况,使文凭与水平相吻合,有利于真正人才的选拔、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和人才潜能的充分发挥;在学校的教育制度方面,尤其要改革传统的以单一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标准的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有利于调动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积极性的新型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制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总之,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引导,需要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配合。减负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