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
9、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
10、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
11、课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
12、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13、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14、在教师角色转换中,应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15,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角色,具有三个特点a、积极地旁观,b、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c、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16、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17、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
18、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1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设计与运用、综合与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20、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2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_四大学习领域。
------
23、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_、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24、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25、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教教材,新教材观是用教材。
26、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27、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28、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29、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30、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3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提出框架、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32、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 艺术教育活动,校外、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33、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34、《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 综合 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35、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514、请你写出美术教学基本教学流程:课前准备 、 激趣导入、作品欣赏、技法分析、作业辅导、 课堂作业点评和小结延伸等。
36、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分四大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37、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8、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9、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0、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41、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
42、美术教学应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43、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
44、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45、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
46、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多元性)。
47、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
48、它对于陶冶情操 ,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9、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5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51、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2、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习分为四大学习领域,分别是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
53、美术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4、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
55、美术教学原则有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创造性原则(或眼脑手协调并用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等原则。
56、教案中包含了教师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及其创造性的设计,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57、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简称DBAE,以严谨的美术课程来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其教学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四部分.
58、小学美术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学科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理论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
59、小学美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美术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美术教学的基本目的、基本原则、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等各个方面。
60、衡量一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正确以及教学目的的是否实现。
61、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可分为师生互动型、教师辅导型与学生自主型三大类。
62、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具学具准备等。
63、美术的双基教学是指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4、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其中明确规定图画、手工为学校开设课程,我国从此开始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历史。
65、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6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8、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69、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