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1、典型的学习策略
A、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①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排除相互干扰 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④多种感官参与 ⑤复习形式多样化 ⑥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
①记忆术 ②做笔记 ③提问 ④生成性学习 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
①列提纲 ②利用图形 ③利用表格
B、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
3、人的学习83% 通过视觉,11% 通过听觉。
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5、元认知控制: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顺利完成,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 调节。
6、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元认知策
略。
7、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8、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重点)
9.1 1、问题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也叫问题情境),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名解)
2、 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
3、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
(1)目的性 (2)认知性 (3)系列性
4、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5、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6、影响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简答)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
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简答)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8、问题可以分为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两种类型
9.2 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与发展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
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需要教师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来给予挖掘和调动。
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家庭环境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
其基本关系表现为
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③低创造性的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
个性的特征:
①具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
4、创造性的培养(论述)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地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5、怎样造就天才儿童? 属于无结构的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
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是算法式和启发式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重点)
10.1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个部分。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5、道德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象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10.2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研究方法是对偶故事)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儿童在10岁以前,对道德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事实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 SPAN lang=EN-US>),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
(2)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基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达到自律)
4、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年人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论述题)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中学生开始逐渐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是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