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第1题 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 )。
A.学习目的
B.教学目的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第2题 两种学习之问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第3题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
第4题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A.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第5题 如果儿童处于11~15岁,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11~15岁。
第6题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课堂教学就是由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第7题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或排斥的主要因素。
第8题 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A.任务分析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类
D.任务执行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第9题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学结束时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情感和行为方面。
第10题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乌申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在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