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 )
A.结构性
B.目的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E.假设性
【参考答案】
B,C,D
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第22题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B,D
试题解析:
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23题下列选项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劝说
D.定势和态度
E.情绪唤醒
【参考答案】
A,B,C,E
试题解析: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
第24题苟子的唯物主义学习理论有( )
A.见
B.知
C.行
D.闻
E.省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略。
第25题下列不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 )
A.孟子
B.卢梭
C.马利坦
D.涂尔干
E.荀子
【参考答案】
D,E
试题解析:
涂尔干和荀子都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6题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相互促进
第27题 ___________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领会知识
第28题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体谅模式 社会模仿模式
第29题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的方法叫作____________法。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口语报告
第30题班会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生活班会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常规班会 主题班会
第31题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蔡元培
第32题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___________课程和___________课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必修 选修
第33题形成攀生的___________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创造美
第34题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集体主义教育
第35题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____________或反应倾向性。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内部准备状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6题 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第37题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第38题简述人格的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
(5)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第39题试述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第40题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7.5分,共35分)
第41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3)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4)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第42题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