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四)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论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国学者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育起源的理论,正确解释了教育起源问题,他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认为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如下特点:
(1)这种原始的教育活动,已经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还谈不上有严密的计划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
(3)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相应,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但教育内容贫乏。
(4)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传,二者相辅而行,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没有文字和书本。
(5)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6)原始教育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过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7)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生理、体质差异导致分工不同,进而导致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男性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性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
(8)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场所、专门的组织形式。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随时随地进行的。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对年轻人进行经验知识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9)教育与原始宗教和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原始宗教和仪式本身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传递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约束和塑造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2.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
(1)古代中国
五帝之大学:“成均”,最早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五帝指唐虞之前的时代)。部落显贵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乐师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该场所称为成均。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它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教育和学者都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专门从事学的人,这已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庠”: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所以养老的场所逐渐成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学校。庠这种机构,兼有养老与教育两方面重要活动。“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校”:原义为木囚,即以木材为围栏。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而成为习武的场所。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官学体系格局。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分别为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阊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官学衰微。但官学的衰落不等于教育发展的中断,私学兴起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诸子百家争鸣,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和《礼记》为代表墨家:以墨翟及其后学为代表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秦朝实行文化教育专制.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秦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以下措施:严禁私学,颁“挟书令”,“焚书坑儒”,推行“吏师制度”。秦禁私学后,百家争鸣的风气从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