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服装学院招聘公告【117人】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8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70余人,教授81人,副教授206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入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7人,获光华科技奖1人,全国十佳设计师11人,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2人。
现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2个教学部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在校生8700余人,其中,本科生59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留学生18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700余人。有30个本科专业,4个双学位专业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有8个教育部及北京市级科研机构,以及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和“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关村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
学校扩大开放办学力度,聘请在学术界、行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其中,聘请蒋士成、俞建勇、王中林等院士8名;聘请范金土、常沙娜、王受之、王亚蓉等知名学者25人,聘请毛继鸿、陈野槐等知名企业家25人;聘请李春珂、文乾刚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人在校任研究生导师。聘请Frances Corner和Jane Replay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聘请原英国特伦特大学副校长Ann Priest教授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国际院长、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吴小莉任时尚传播学院院长。
学校形成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现代服装时尚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服装设计制作,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服装设计制作,2009年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服装设计,以及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如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制作、南北极科考队手表的设计研发,尤其是承担的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服以及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前期服装服饰设计等工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致力于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被誉为“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摇篮”。服饰、服装、珠宝、艺术等设计专业学生获得包括2013年美国AOF国际大赛金奖、2015年银奖,中国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汉帛杯”国际设计大赛金银奖等国际、国家级金银奖百余项。服装表演专业独树一帜,学生培养水平全国第一,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模特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包括第66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冠军、中国超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奖项冠亚军。
学校以独特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富有成效的服装服饰教育实践,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引领生活时尚、文明传承和创新,对我国服装、设计、时尚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突出贡献。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被《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 Of Fashion》)评为中国最好的时尚高校,在全球时尚教育院校本科课程中位居前列,研究生课程“最佳长远价值”国际排名第2名。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恪守工作纪律,身心健康。
3.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敬业、奉献和团队精神,实事求是,踏实肯干。
4.具备履行应聘岗位所需的学科背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5.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者优先。
6.符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回避制度的要求。
7.京外户口引进人才、非京生源应届生需符合进京条件。
二、人才类别及岗位需求
(一)教师岗位
1.高层次人才引进
(1)高层次人才的分类
我校高层次人才分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三类。
杰出人才。引进对象为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两院院士、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学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央层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学者以及国内外具有相当级别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
领军人才。引进对象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省级及以上人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得者等,以及国内外具有相当级别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或在所从事的领域有突出成就的教授,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创新人才。引进对象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市级人选、青年千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海外知名学术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艺术创作三年以上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全国十佳设计师、全国十佳建筑师等,以及在业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创新人才或国内外具有相当级别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管理专家等,年龄不超过40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