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克强去赤峰考察,详细询问棚改进展,强调决不能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谈谈你的看法。
城市棚户区改造是本届中央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是一项政府惠及民生、利党利民的重要方式,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是改善民生的硬任务,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的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棚户区、城中村等城市发展的盲点居住环境恶劣,危房成片,污水横流。这不仅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形成强烈反差,也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相匹配,更不是一个繁荣强盛国家应有的景象。
然而城中村、棚户区的存在是城市发展过成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许多城市的建设之初,由于人口少,城市规模小,很多棚户都是在城市的郊区,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很多以前的城乡结合部已经进入到城市的中心,在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的时候,棚户区成为了城市“二元结构”的重要表现,必须要加快改造的步伐。
进行棚户区改建困难较多,一方面棚户区内的大部分建筑比较陈旧,不适宜居住,需要对既有居住房屋改造或新建,其难度要远大于在一片新开发的空地进行建设;另一方面个别棚户区相对比较分散,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也成为了城市改建的难点。虽然棚户区改造难度很大,但是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尽快解决问题,逐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进程。
棚户区改造,首当其冲的难点在于资金。棚户区改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些的基础就是要有大量的资金资金保障,资金必须采用多种“供给”方式,才能保证棚改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有效结合,建立相关部门,实行单独核算,发放债券募集资金,其次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积极参与,同时还可以向其他金融机构、开发商筹资,这些从根本上保障了棚户区改造的深入推进。
棚户区改造的另一个难题是要做好居民的安置工作,棚户区居民大部分是城市的低收入者,在进行改建的过程中很多居民没有可以居住的地点,导致很多居民对棚户区改建不配合,导致工作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政府应该对相应的居民做好思想疏导,提供相应的租房津贴保证,不仅进行城市建设同时也体现对群众的关怀。
只要解决资金和居民的安置工作,便可以逐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进程,改造棚户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更可以从根本上加快城市的发展,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促进社会稳定的发展。
2.城乡结合部,城市和农村的交汇处,人员流动大,由此引发管理混乱,治安混乱,请你对管理治安谈谈看法。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流动人口多、乱搭乱建多、环境脏乱差,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地带。城乡接合部一直是城市的“治安洼地”,针对于城乡结合部管理难的问题,之前采取过集中整治的方法,但屡治理屡反复,效果不佳。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大量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其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比较复杂,便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甚至还会导致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犯罪率上升。如何寻找一种针对城乡结合部治安管理的长效机制就成了保证城市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
城乡结合部的治安管理不能再像从前一样,采取集中治理的方式,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一段时间过后就会造成反弹,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没有将问题妥善解决,那么探寻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将成为当务之急。考虑到城乡结合部的复杂性,以及人员的流动性,必须采取一种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的将城乡结合部管理好。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基本单元,社区及村组成为了管理的重要部分。开创一种新型的社区式管理便可以有效解决。
想要利用好社区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可以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同时着手。针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在村庄建围墙、安街门、堵路口、设岗亭等方式对进出村庄所有人员和车辆实行持证出入;做好相应的出人口登记工作。
另一方面在每个村建立村庄综治中心,设立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巡防工作站和社会矛盾调处站;避免一些紧急事件发生后没有办法快速解决。
同时强化科技创安,将在各村统一安装一定数量的监控探头,在镇、村分别建立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实现村庄网上巡逻,加强社会面控制。
针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
一是配备社区民警、专职巡防队员、流动人口管理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共同做好实有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信息搜集和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
二是强化专职防范力量,在每个村对实有人口按一定比例配备巡防队员和流动人口管理人员,发挥村防和“辅警”作用;
三是定期开展城乡结合部的科技文化传输工作,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同时对居民做好治安防护的宣传工作。
只要在城乡结合部实行软件硬件同时管理,两手抓两手硬,那么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将在不远的将来得以解决,成为城市安定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