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事业单位招聘 公务员考试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医院招聘  银行招聘 高校教师招聘  公务员考试  教师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小学教师资格真题 >> 内容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2-05-01 18:57:09 点击: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学(小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 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B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2.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 C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京师大学堂
C、废科举 兴学校
D、北洋大学的创立

3. 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等观点的教育家是( A )

A、杜威
B、陶行知
C、陈鹤琴
D、福禄贝尔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B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5. 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 A )

A、“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B、“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型师生关系
C、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6. 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它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D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 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 C )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斯宾塞的《教育论》

8. 制约课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是( A )

A、社会、知识和儿童
B、政治、经济和文化
C、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D、知识、能力和需要

9.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C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1.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体现了德育的 ( A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2.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 A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3. 一般来讲,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D )

A、朋友角色
B、管理者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服务者角色

14.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C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5. 下列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 D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 《论语》 一书中。

17.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通常以德国教育家 赫尔巴特 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18. 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于 1986年。

19. 荀子说:“蓬林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环境 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0. 机体的某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个体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互补性

21. 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是 相互促进 关系。

22. 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以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学校课程

23.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 螺旋式两种形式。

24.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 主导 作用。

25.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增长长期存在形式教育论和 实质教育论之争。

26.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7. 古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都是实行 个别教学(或个别教学制)

28. 测验的质量指标一般有四个维度,即 信度 、效度、难度、区分度。

29.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三部分构成。

30. 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和 课时计划(教案)

31. 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 复式教学

32.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 主题班会

33. 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观察法、 谈话法 、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34.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 德育方法 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5. 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以分为 群众性活动 、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 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③人们的教育理想。

37. 简述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8. 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答: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④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9. 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答: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40.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①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②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③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1. 案例一:一位小学自然课教师在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魔术”:一盆水中游着一只“鸭子”(标本),教师手中拿着一块馒头戏逗“鸭子”,“鸭子”果然紧紧跟着馒头转。学生感到惊奇。教师边演示边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教师就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一块铁片,又从馒头中间拿出一块磁铁。接着,他向学生演示了磁铁的两端分别对不同的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出磁铁的特性。然后,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磁铁,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两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并表扬他们。最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思考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将设计方案制作出来。

试分析这位教师在教“磁铁”这一课时,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答:(1)综合有效地运用了一下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2)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论法、谈话法等。(说明)

42.案例二:李老师自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中心小学教四年级的语文课。李老师的事业心极强,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几乎将班上的空堂全用于上语文课,因而语文课由每周9节变成了14节,且周周如此。上课时,他将自己认为简单的、没意思的课文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干脆删掉,另补充一些自己欣赏的名篇名段,并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大讲特讲。

你认为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运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答:李老师的动机虽是好的,但他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并不正确。

(1)没有严格按现行小学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课,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没有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随意增加或削减教学内容,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3)没有很好地利用课本,使学生的学习没有依据,这种脱离课本另搞一套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来源:网络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文武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qq:799752985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 没有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