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部分
选择题(10*1’)
1、“孟母三迁”指()影响学习。
A、遗传 B、环境 C。。。。。。。
2、提出发展教育学的是()
3、
填空题(10*1’)
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 .
湖南首次提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在 年。
4、把所有方案都写下来,逐一尝试的方法是 方法。
5、看到小鸟的样子制造飞机,这是 方法。
问答题(2*5’)
教师怎样教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用归因理论来评价自己?
影响学习的迁移因素有哪些?
专业知识部分
一、选择题
字音题。只记得浸渍(zì)锱铢必较(zī)
字形题。哀声叹气(唉)筋疲力尽,开始我以为是错的,可是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却是对的。
成语题
病句判断题
二、文言文阅读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②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消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③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④,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子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讁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⑤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苏子美:即苏舜钦,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政治上支持范仲淹、杜衍等新政推行者。 ②杜公:即杜衍,曾任宰相,参与“庆历新政”。 ③韩、李:指韩愈,李翱。 ④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 ⑤二三大臣:指杜衍、范仲淹等,皇裕初年被起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其可无恨 恨:怨恨 B.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 见:发现
C.而学者稍趋于古焉 稍:逐渐 D.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革:革除
2、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的是()
A、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B、公其可无恨 吾其还也。
选A还是选B啊~~~~~~~~好折磨人啊~~~~我觉得都是对的啊!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子美其文如“金玉”、 其人乃“特立”的一组是( )
A.弃掷埋没粪土,不能消蚀
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
B.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
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
C.文章已自行于天下
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排挤他欲把他置于死地的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
B.本文回顾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历史: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此后,元和时代的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天圣年间,欧阳修参加进士考试,发现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这种文章为“时文”;后来皇帝忧虑“时文”的弊端,下诏书讽刺学习写“时文”的人,并明令禁止写作“时文”,那股风气才渐渐消失了。
D.苏子美的政敌利用苏子美“酒食之过”攻击他驱逐他,主要目的不是陷害苏子美,而是借此打击与其有关联的新政推行者,不过,这些受排斥的人后来都被保全下来,得到重用,只有苏子美不幸死了。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中国式的生命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汩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是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临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理解含义
杰出的生—— 。
杰出的死—— 。
2、说说你对“中国式的生命”的理解。
3、谈谈你对“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后面还有一句什么伟大的名族伟大的人)”的理解。
4、还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搜出来的原文里没有。大概意思就是说动物都在猎人的逼迫下选择了死,然后再讲了差不多类似的一个中国人的故事。问题是这个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诗词填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望海潮》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诗词赏析
《雨霖铃》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从“景”和“情”的关系,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文
某当官的去旅游,遇到某位大师,大师说,现代人忙着赚钱,忙于各种事物,忙于娱乐,忙于旅游。。。。。。。。。人应该每天都抽一点时间“和自己在一起”。
以“和自己在一起”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今天去考试,早上好大的雨,全身都湿透了。快要冷死了,回来睡了一觉有些题目就不记得了,尤其是教育学那一块记得的比较模糊了。
哈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啊!祝大家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