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共10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
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 )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 )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 )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三、简答题(共20分)
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
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 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
1.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要求“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请请问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8分)
2. 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分)
3.赵军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但你发现他渐渐地不象低年级那样喜欢上美术课了。你将采用什么方法使他对美术保持持续的兴趣呢?(10分)
4.请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设计一[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写出教学活动建议。(14分)
教学目标--(4分)
教学重点--(2分)
教学环节及意图--环节4分、意图4分
美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题2分,共10分。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5.知识、生活经验
二、每题2分,共10分。
1、×,2、×,3、√,4、×,5、√
三、每题5分,共20分。
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由传统的知识传说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
2.在下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领会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关注现实生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发展教材。
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由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这种状态。探究学习过程离不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过去,我们认为,, 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或目标导向、激励、教育、监督、反馈、调控等功能
四、每题10分,共20分。
1.(1)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
(2)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由教师传授,应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自主探究重学习。
(3)课程内容应体现生活性、实践性。
2.(1)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
(2)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道上来。
(3) 对于第三类偶发事件,一般都采用“热处理”。即教师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趁热打铁,正面教育。再巧妙地转入正题。但应注意不要因此浪费太多的时间,更不得言辞激烈,因为这与教室内同学无关,点到为止。
五、共40分。
1.8分。
答:(1)必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8分。
答:(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3.10分。
答:找出闪光点(1分)加以鼓励(3分)、赞赏(3分)和肯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