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小学一年级音乐欣赏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阶段目标:通过学生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学生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升国旗、奏国歌;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模拟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了解升国旗、奏国歌的相关情况。
教学过程如下:
(一)学生描述国歌
(二)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升国旗、奏国歌
(三)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学生总结在国歌奏响时时应如何去做
(五)学会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1、分析案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谈谈你的看法?(10分)
2、音乐教育首先是音乐的教育,而不是非音乐的教育。从案例中凸显出音乐课堂教学已游离了“音乐教学”之外了。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说明,如何有效把握音乐学科的综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10分)
二、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击鼓传乐》
(一)、听辩 -——听赏——表演(10分钟)
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导入,依次出示三件打击乐器:鼓、锣、镲。在游戏过程中听辩乐器音色。
2、请学生欣赏一首有镲演奏的打击乐曲
引入第二个环节:听赏《鸭子拌嘴》片段,学生配合音乐律动。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即兴表演
问题:如果让你表演小镲,能否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呢?
练习方式: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自编自演。
(二)、欣赏
——讨论——听辩(20分钟)
1、欣赏《老虎磨牙》解决两个问题。
2、听一遍乐曲出示问题,围绕主奏乐曲鼓展开讨论。
(三)、测试
——延伸学习(10分钟)
1、以测试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情况反馈。
2、课外知识:
了解少数民族民间打击乐器,(例如:让学生看“藏鼓”的表演)。
了解世界各地民间打击乐器,西班牙响板,非洲木琴,日本长鼓等等。
在鼓乐声中结束教学
1、分析本案例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创新?(10分)
2、教学“测试——延伸学习”这一环节,你认为在本课中有没有必要?(10分)
2、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夜歌》与“小偷”
在学歌曲《夜歌》的课堂上,当学生们充分体会了歌曲的意境后,洪老师让学生尝试为《夜歌》创作三段歌词。很多小组创作的歌词都符合原曲意境,唯有一个小组这样写到:
“寂静的校园里,是谁在走来?身穿黑衣,步履轻盈。他那矫捷的身形,转眼就没有了影。你不知道?他就是小偷。”
很明显,学生把创作当玩乐了。这是洪老师一棍子将其打死,显然不明智、这样一方面会影响活跃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许大家了这组学生的积极性,也许他们以后再也没有兴趣参与类似的创造了。当时洪老师是这样做的:他给学生朗诵了这段词。全班哄堂大笑后,静等下文。我首先肯定了这首词的句式与原文非常吻合,而小偷在夜间出没,所以叫《夜歌》也未尝不可。但是,歌曲与原旋律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相吻合吗?老师唱了这段歌词,学生立即热流的讨论了起来。他们发现,歌词的意思与优美宁静的旋律根本配合不上。就这样,老师不仅保全了作者的自尊心及创作的热情,也让学生们在探讨中明白了什么是美、怎样创作才能美。
1、这一案例,引出音乐教学中一个带共性的问题:过于理性和严肃。课堂气氛会不活跃;如果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课堂气氛会轻松,又难免有部分学生偏离主题,或者从中搞笑逗乐,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通过分析案例谈一谈洪老师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15分)
四、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跳竹竿》
导入:老师跳绳
师“老师在做什么?”生:“在跳绳”。师:“你会跳吗?”生:“会”
(1)
老师用手风琴拉《跳柴歌》,学生分组进行跳绳。
(2)
比较:音乐伴奏的感受和作用。
(一)
新课教学
1.
学习跳竹竿子的基本步伐
教师建议学生将手中的绳子变个形式来活动。一对一面对面,蹲在地上,双手拉直绳子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两拍)的练习。要求与《跳竹竿》的音乐吻合,没拿绳子的同学原地坐下,模仿动作练习,老师有意识的从开合的绳子中间跳过去,第一次出现跳竹竿的完整动作。
2、学唱《跳柴歌》
范唱(多媒体显示谱例)
手风琴带唱:按分句、连句、全曲三步骤练唱,力求表现出歌曲的弹跳性合快乐的情绪。
学唱歌词
由学生选择土制打击乐器(椰壳、叮咚)设计节奏、进行伴奏。
3、让学生欣赏黎族青年男女跳竿的录像片段
触景生情。美妙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引起学生不由自主的用身体的动作感应音乐的节拍,获得音乐带来的快乐。
4、学生分组实践
教师强调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左右,左右(二拍)几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表演。
学生相互评价
(三)小结 布置作业
1、本案例教师将学生的日常活动与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生活进行了巧妙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你是如何贯穿音乐教学生活化这一观点?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说明。(15分)
五、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四个音乐教学板块的诞生》
“老师,我们不愿意上一个模式的音乐课,我们想上经常变化的音乐课。”刹那间,学生的话深深的触到了我。我问他们;“你们喜欢上什么样的音乐课?”他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对新的教学模式出谋划策。一个小男孩说;“我们的课能不能分成几个栏目呀?”真是好主意!于是孩子们给栏目起名字。一个个新奇、令人意想不到的栏目名称从他们口中说出。最后经过师生共同筛选,根据音乐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了四个板块:“音乐大舞台”是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七色魔方”是探索音乐奥秘的时间;“音乐打擂台”是他们学会竞争的开端;“走进音乐厅”则是他们扩大音乐视野、增长知识的课堂。从他们的眼中我们看到的是自豪和满足。
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他们以很高的热情参与进来。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发高烧没有到学校上课,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对爸爸说“爸爸,您说怎么办呀!我们下午还有音乐课呢?”爸爸逗她说“那咱们到学校去上音乐课”听到这件事,我激动的只想掉眼泪,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只不过是在孩子们的启发下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了小小改革,却受到了双倍的回报。
课后,我和孩子们又一起坐在了一起对教学进行了反思。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更新观念,要进行教学改革,觉不能停在理论和备课上,我们应当走进学生的心中,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自觉的吸取你所传授的知识。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去争地位,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把音乐教育的自身水平提高到一个这样的高度:让那些不重视音乐教育的学校、家长、学生都喜欢上我们的音乐教育。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能使那些本来不喜欢音乐教育的人喜欢上音乐,那就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大成功,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大脸面。通过以上案例片段分析,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平时你是如何挖掘学生音乐资源?(10分)
2、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及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反思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请问你是一位有反思力的教师吗?谈谈平时你都反思教学的那些方面?举例说明。(10分)
六、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献给妈妈的歌》
导语设计(创设情景)
教师:母亲甜甜的乳汁谁能忘怀,母亲温暖的怀抱谁不感慨,天下纵有万般情谊,最最动人的还是母爱,成长的脚印上。个个写满爱的叮咛,无论路程多么遥远,父母亲情都会与你相伴。
播放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师:母亲,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有快乐,请欣赏歌曲《鲁冰花》……
1、本节课导入环节的设计,让我们感受到导入环节是一扇美丽的门。这扇门真的很重要吗?(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