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小学教师资格试题 >> 内容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3-2-5 1:29:34 点击: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3.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

A.心理测验

B.心理分析

C.心理辅导

D.心理咨询

4.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5.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 )左右。

A.4岁

B.3岁

C.5岁

D.7岁

6.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 )。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7.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维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8.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和态度

9.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比较

B.变式

C.概括

D.直观

10.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

A.维果茨基

B.加里培林

C.加里宁

D.赞可夫

1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1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计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1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14.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15.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

D.策略框架

16.(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17.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加涅

18.(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1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0年

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1.20世纪40年代,__________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性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22.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__________。。

23.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__________的儿童,智商低于__________的儿童被称为弱智儿童。

24.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__________、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5.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的成败经验,同时,__________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6.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材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__________、一体化、__________。

27.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是__________。

28.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29.各种__________都可以看作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30.交互式教学主要是帮助__________的学生阅读领会。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要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成果。

32.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33.怎样理解品德的定义?

34.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35.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论述题(共15分)

36.分析学与教互动活动中的三种过程。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内容,并需要基于准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2.C【解析】根据对课堂管理的解释,应选C。

3.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4.C【解析】这一目标是在对材料进行深入加工基础之上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过程,因此,代表了较高水平的理解。

5.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6.D【解析】四个选项中属于个人内部因素的是能力和努力,而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努力因素是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7.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8.B【解析】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四个选项中,气质不是习得经验,所以不能迁移。

9.B【解析】题干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

10.B【解析】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11.A【解析】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了该学说。

12.B【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3.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14.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5.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16.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17.A【解析】斯金纳论证了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使其更科学。

1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1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l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细节的纠缠。

二、填空题

21.弗洛伊德; 22.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23.140,70;24.痕迹衰退说;

25.个体自身行为,归因方式; 26.结构化,网络化; 27.记忆术;28.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29.发明创造;30.成绩差。

三、简答题

31.(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32.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4.(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教学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35.(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

1.学习过程。

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

2.教学过程。

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起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

这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

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