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教育学教师试题 >> 内容

2013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演练试卷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3-1-12 14:48:30 点击: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登

B.华生

C.霍尔

D.吴伟士

E.施太伦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的作用。

A.基础性

B.前瞻性

C.先导性

D.普及性

E.全局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4.参观法的种类有( )。

A.准备性参观

B.并行性参观

C.总结性参观

D.常识性参观

E.教育性参观

5.在中国,( )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E.朱熹

6.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德育过程是由( )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A.德育理念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8.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 )。

A.6%一8%

B.7%一10%

C.8%一10%

D.10%一20%

E.6%一10%

9.班会的特点有( )。

A.民主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教育性

10.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的统一过程。

A.“惑”

B.“学”

C.“忆”

D.“思”

E.“行”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C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决定论这个知识点,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2.ACE

【解析】本题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它指出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3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4. ABC

【解析】这是考查参观法的划分,参观法一般包括:准备性参观、总结性参观、并行性参观。

5.B

【解析】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6.C

【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7.BCDE

【解析】德育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8 A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分配问题,它一般占课时的6%一8%。

9.BCD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班性会务活动,它具有集体性、针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10.BDE

【解析】孔子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11.教育目的有( )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规范

D.评价

E.鉴定

12.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 )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A.“明了”

B.“预备”

C.“联想”

D.“系统”

E.“方法”

13.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

A.生产力

B.社会

C.知识

D.儿童

E.政治

14.属于教师的一般角色的有( )。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管理者

E.父母与朋友

15.班级管理包括( )等几个基本环节。

A.提前调研

B.了解学生

C.制定计划

D.组织实施

E.评价总结

16.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 )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A.困难

B.问题

C.假设

D.验证

E.结论

17小学德育的特点有( )。

A.基础性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游戏性

18.新课程标准从( )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目标与过程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达标与测试

19.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 )。

A.自愿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自主性

E.交流性

20.课外活动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课外活动必须具有( )。

A.可行性

B.协调性

C.明确性

D.安全性

E.组织性

参考答案:

11. ABD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学的依据,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2. ACDE

【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13.BCD

【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4.ABCDE

【解析】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担任的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15.BCDE

【解析】班级管理一般包括: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几个阶段。

16.ABCDE

【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等几个阶段。

17.ABCD

【解析】小学德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陛。

18 ACD

【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9.ABCD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这个知识点,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自愿、内容上的广泛、形式上的多样和活动上的自主性。

20.ABC

【解析】制定计划是课外活动的起始环节,制定计划必须遵循计划具有可行性、计划具有协调性、计划具有明确性的基本要求。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__________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2.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__________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3.1904年颁布了__________ ,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_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5.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__________。

6.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为重点的教育。

7.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8.中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__________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9.操行评定主要通过学生自评、集体互评、__________等三种途径实现。

10.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__________和螺旋式两种形式。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11.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情染情、以境触情、__________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

1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

1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__________相结合。

14.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__________时期。

15.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__________ 、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三大环节。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2.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3.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保罗·朗格郎

2.培根

3.“癸卯学制”

4.“成熟势力说”

5.朱熹

6.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7.私学的发展

8.班级授课制

9..班主任评定

10.直线式

11.以境陶情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社会实践

14.文艺复兴

15.组织与实施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1)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

(2)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2.答:错误。

(1)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3.答:正确。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德育途径多种多样,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基本途径。

4.答:正确。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5.答:错误。

(1)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

(2)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2.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3.开展好课外活动有哪些基本要求?

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联系实际探讨如何建设班集体。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2分)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1分)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1分)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1分)

2.答: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1分)

(2)儿童的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2分)

(3)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变化;(1分)

(4)儿童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1分)

3.答: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1分)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2分)

4.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原因是:

(1)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分)

(2)学校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1分)

(3)学校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分)

五、论述题

1.答:教学过程包括以下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1分)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1分)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分)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1分)

①对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有许多争论,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1分)

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1分)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他们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进入20世纪以来,两种争论趋于缓和,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1分)

②实际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于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1分)

①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分)

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1分)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1分)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1分)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1分)

2.答:建设班集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3分)

①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

②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

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④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①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②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2分)

(3)形成良好班风:①确立班风目标;②培养正确舆论;③强化行为训练;④加强榜样示范;⑤教师还要以身作则。(2分)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①认真讨论,科学合理;②严肃慎重,相对稳定;③反复学习,坚决执行;④教育为主,不断完善。(2分)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①健全班级规章制度;②建立组织体系;③坚持一贯。(2分)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①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②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③加强教育和引导。(2分)

(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2分)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