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影,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 )。
A.全而发展学说
B.社会本位论
C.人们的教育理想
D.个人本位沦
2、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出发,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的是( )。
A.马管连柯
B.杜威
C.乌申斯基
D.陶行知
3、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木依据,对学生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德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称为( )。
A.心理测验
B.品德评价
C.成绩评价
D.操行评定
4、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 )。
A.认识的行动性
B.有领导的认识
C.认识的简洁性
D.有目的的认识
5、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农村、社会牛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社会实践
D.社会调查
6、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是( )。
A.社会文化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产力
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必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裎度,称测验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效度
8、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牛补习,指导学习方法,对尖子学习作提高性指导,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课程研究的帮助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称为( )。
A.社会实践
B.兴趣小组
C.个别教学
D.课外辅导
9、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Lj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辞性与连贯性原则和( )。
A.困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说服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
10、德育过程的四个相互制约制约的要素是( )。
A.知、情、意、行
B.活动、目标、模式、方法
C.品德、个性、心理、人格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11、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 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期
12、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和选士缺席的思想家是( )。
A.王充
B.郑玄
C.董仲舒
D.杨雄
13、《学记》提出“化氏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14、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5、教学过程的特点有直接经验与问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l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以及( )。
A.教与学相结合
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棚结合
D.个人自学与教帅辅导相结合
16、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 )。
A.社会公德教育
B.伦理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自我教育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目制定教育日的的( )
A.理论基础
B.实践依据
C.指导思想
D.人学依据
18、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殷同时代
B.战国时代
C.春秋时代
D.西汉时期
19、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这一观点称为( )。
A.外铄论
B.内发沦
C.多因素论
D.遗传论
20、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和()。
A.个性
B.情感
C.意向
D.行为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_________、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2、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_____教材。
23、茌教学史1-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4、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________,分为四院落,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
25、教育实体的产生有以下标志: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独立的_________,。
26、西周以后,我国已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说明古代教育已经具备了完备的_________制度。
27、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属于对自己感知方面的有自我观察和_____________等。
28、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实物直观;二是_____________。
29、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_________关系。
30、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_____。
3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其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授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入学。
3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_。
34、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称为
35、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__________等。
36、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__________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37、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__________等。
38、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帅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一原则称__________ 。
3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教学日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学时问、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性格特点; 。
40、班集体必须具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明确的__________ ;__________;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班主任应当协调哪些方面的教育影响。
4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的界定。
43、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44、简述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45、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论述三类课程的内涵及其三者之问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D 7、B 8、D 9、A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A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
1、不平衡性 2、理解 3、个别教学制 4、南洋公学 5、社会活动形态 6、学校教育 7、自我评价 8、模象直观 9、授受 10、研究者角色 11、儿童权利公约 12、七周岁 13、弗洛伊德 14、人的发展 15、自我调控 16、课堂教学 17、练习法 18、直观性原则
19学生特点 20共同目标
三、简答题
略
四、论述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