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进行思维。
第2题 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B.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C.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D.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对幼儿教育的理解。
【名师详解】幼儿教育包含幼儿园教育,但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艺术课程主要是为了熏陶幼儿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是在无要求情况下提出来的。
第4题 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依恋类型是( )。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解析:安全型依恋最有利于儿童成长。
第5题 亲子关系是一种( )。
A.血缘关系
B.心理关系
C.情感关系
D.家庭关系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第6题 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陈鹤琴的教育理论。
【名师详解】1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第7题 ( )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思维是对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比感觉、知觉、记忆更高级。
第8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 )岁。
A.O—1.5
B.1.5—3
C.3—6、7
D.6—12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
【名师详解】自主对羞怯是1.5—3岁;主动对内疚是3—6、7岁;勤奋对自卑是6—12岁,而信任对怀疑是0—1.5岁,是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
第9题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第10题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11题 主张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名师详解】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第12题 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如同口头言语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言语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第13题 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B.具有了性别概念
C.产生了性别行为
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能区别男女,说明幼儿具备了性别概念。
第14题 言语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包括( )。
A.言语听觉调节
B.言语视觉调节
C.言语动觉调节
D.言语触觉调节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在幼儿言语的自我调节机制中,没有言语触觉调节一说。
第15题 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
A.智力游戏
B.音乐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游戏的分类。
【名师详解】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的内容为建构活动、表演活动、角色活动、劳作活动、益智活动等。
第16题 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第17题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C.安装塑胶地板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含义。
【名师详解】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环境的创设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来入手。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18题 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1.5~2岁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第19题 ( )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时间。
【名师详解】《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
第20题 了解幼儿的运算能力的试题“5+3=?45+2=?4+?=8”等采用的是笔试法中的( )。
A.问题测试
B.是非测试
C.选择测试
D.匹配测试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教育测验。
【名师详解】略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第21题 简述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活动法: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
(2)直观法:观察法、演示和示范法;
(3)口授法:谈话法、讲解和讲述法。
第22题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答案】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3)环境育人的原则; (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第23题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经常性原则; (2)地方性原则; (3)简便性原则; (4)互利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 (6)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原则。
第24题 简要叙述并评价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参考答案】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儿童独立性的尊重。家长千万别“指挥”或“命令”孩子,要让他自己指挥自己,自己听从自己的命令。
(2)肃静的活动。蒙台梭利的教学法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并着力于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和教具,让儿童借由具体操作来学习,不只是听讲。
(3)精神胜于方法。蒙台梭利希望她的学生不要“主动”地想去“教”孩子,应该做个“旁观者”来注视孩子的一切行为。
(4)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蒙台梭利强调:“解放儿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儿童个人自由,应列为优先考虑。”
(5)童年期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一,就是秩序感。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偏重智能而忽视儿童情感的陶冶,忽视儿童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方法过于机械。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第25题 论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
(1)使学前儿童尽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学前儿童从家庭进入托儿所、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所感受到的变化是极大的。对他们来说,这些机构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正式进入集体生活后,由家庭的“中心成员”变成了教育机构里众多小朋友中的普通一员。在家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他们各方面的照顾是非常全面的。而在学前教育机构里,教师要照顾十几名、几十名的孩子,就需要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才能使其尽快地熟悉、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产生归属感。
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身体素质还很薄弱;学前儿童时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知识经验、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既需要教师的悉心照顾,更需要保育员和教师反复指导下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帮助学前儿童掌握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为最终走向自立奠定最基本的能力和态度基础。
(2)使学前儿童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快乐的童年生活”最现实的表现就是儿童每一天的具体生活,而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的表现也是判断、衡量他们学习和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教师要把生活活动不仅看成是满足孩子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等生理需要的过程,更要将其看成是以此为机会,使他们的相关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的学习、练习的过程。让学前儿童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愉快地度过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每一天。
(3)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必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对学前儿童而言,大部分的学习是生活化的、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就是日常生活本身。因此,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应从儿童的一日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儿童一日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教育活动同儿童一日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儿童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应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出发,将这些资源加以充分的组织和利用。
第26题 叙述幼儿游戏的特点与功能。
【参考答案】(1)幼儿游戏的特点:①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②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③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④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
(2)游戏的功能体现在: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发展;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优良性格的有效手段;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第27题 10.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答案】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五、活动设计题(17分)
第28题 请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份“环境保护”的教育主题活动设计。
【参考答案】
小手——环境的小卫士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观察环境的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感知塑料袋、废纸、落叶与环境的关系,愿意捡起它们。
3.懂得小手是环境的小卫士,要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1.选择有落叶、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的环境。
2.人手一只塑料袋。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事先选好的场地,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的观察兴趣。“这里美吗?为什么?”教师指着被风吹起的塑料袋问:那是什么?塑料袋到处扔好吗?你有什么感觉?让我们再看一看地上的纸、树叶,小朋友有什么感觉啊?
2.我们怎么才能让这里变得干净、美观呢?
引导幼儿讨论出用小手来改善这里的环境。
3.幼儿动手拾树叶、废纸和塑料袋。
4.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这里的环境变得真干净。我们还要做到不乱扔纸、塑料袋,使这里的环境一直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