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学教师考试教育学仿真试卷六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 )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E.90年代
2.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钦定学堂章程》
E.单轨制学制
3.19世纪欧洲国家存在的学制是( )。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制学制
C.分支制学制
D.六三三学制
E.资产阶级学制
4.学校发挥着“文化容器”的功能,是指( )。
A.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B.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C.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D.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E.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5.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E.生产力
6.教育现代化包含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含义( )。
A.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
C.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D.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
E.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化的教育
7.《天才的教育》中记录的威特,小时候几近于白痴,但是经过父亲的教育,他掌握了多门外语并成为特定领域的权威和专家,这说明了( )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自身的努力
E.社会的影响
8.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是音乐家。这说明( )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A.环境
B.遗传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个人素质
9.( )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A.学校教育
B.遗传素质
C.环境
D.内部因素
E.学校师资水平
10.( )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11.下列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持个体本位论观点的是( )。
A.柏拉图
B.康德
C.孟子
D.卢梭
E.裴斯泰洛齐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体现的原则( )。
A.儿童权利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保护儿童原则
E.无歧视原则
13.独生子女消极的心理特点体现在( )。
A.自我中心
B.依赖性强
C.心理承受能力差
D.娇气十足
E.思想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