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认知和策略
D.经验和方法
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
A.从众
B.集体观念
C.服从
D.群体凝聚
4.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5.有时学习者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6.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则其思维的( )越高。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结构性
7.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道德阶段是( )。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克服障碍
D.学会调适
9.苏联( )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廖夫
10.依照法规必须保证实施的国民教育是( )。
A.高等教育
B.职业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等教育
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体现在( )。
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间不同
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
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 )。
A.本能活动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
13.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 )。
A.大脑和神经系统
B.潜意识
C.环境
D.知觉和价值观
14.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这种现象称为( )。
A.知觉
B.适应
C.对比
D.后象
1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与(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困难的倾向
C.回避失败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对象
D.问题情境
17.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18.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