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 )。
A.一定的帮助
B.直接影响
C.较弱的影响
D.间接影响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7.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8.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11.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反应效率的是( )。
A.动机水平适中
B.动机水平较低
C.动机水平很高
D.动机水平很低
1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3.“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
D.追忆
1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6.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适性辅导和( )。
A.治疗性辅导
B.发展性辅导
C.主体性辅导
D.个别化辅导
17.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的行为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8.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19.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0.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教学。
A.愉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情境教学
D.理想化教学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__________训练。
22.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将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__________。
23.根据记忆依存时问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24.小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伯尔称为__________内驱力。
25.根据布卢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含了两个分量表,即__________量表和__________量表。
27.性格是指由人对__________和他的__________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性。
28.根据学习策略的分类,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___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29.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了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__________阶段。
30.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的学生,比较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__________训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学习准备
32.心理发展
33.创造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如何从个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5.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6.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37.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8.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39.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C5.B6.C7.D8.B9.A10.A11.A12.B13.B14.D15.C16.B17.C18.C19.D20.B
二、填空题
21.头脑风暴
22.命题学习
23.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4.附属
25.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26.言语操作
27.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
28.学习时间管理
29.权威
30.肯定性
三、名词解释
3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2.所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心理发展各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互别的,逐渐分化与统一的特征。
33.所谓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四、简答题
34.【答案要点】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5.【答案要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
(2)权威阶段(6—8岁),此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此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
(4)公正阶段(10—12岁),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
36.【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7.【答案要点】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有一个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五、论述题
38.【答案要点】
我认为奖此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可以维持次序.但是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
(5)内在动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39.【答案要点】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