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西部开发是当前党的伟大决策之一。搞好西部开发是21世纪中国进一步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今天讲《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这个专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西部开发古今中外皆有,从历史角度看古今中外西部开发的兴衰成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借鉴。
2.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力培养方面: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当代重大历史决策的能力。
安排学生搜集与西部开发相关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③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多角度横向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2)思想教育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党的关于西部开发决策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党伟大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进而培养其关心西部开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上进心。
3、本专题的重点:① 古代中国的西部开发②现代中国的西部开发
中国古代西部开发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中国的西部开发,说明了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西部的开发。而且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西部的开发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材中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所以是本课的重点。
4、本专题难点:如何认识今天东西部差距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到今天东西部的差距是如此巨大,这个差距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应当怎么样看待东西部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更是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所以它是一个难点。
二.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方面,主要采用谈话法。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对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已学过了相关的知识,只是比较零散而已。所以主要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引导学生将之形成系统的知识。
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将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知识点,比如为什么今天东西部差距是如此巨大?我们对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何计策?之类的,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设计
1.课前安排学生概括归纳教材中的与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相关的知识点。
2.首先教师先指出,今天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决策,这是21世纪中国进一步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西部开发的伟大决策,我们必须回顾西部开发的历史,以展望西部开发的未来。然后导入新课。(2分钟)
3、讲授新课(38分钟)
(1)首先讲授第一部分:西部疆土的开拓(8分钟)
首先指出今天的西部开发主要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西部”概念更侧重于经济方面。接下来以地图为载体介绍西部的地理概念。今天我们所说的“西部”我们形象地称之为“10+2+2”,即包括我国的陕、甘、宁、青、新、滇、藏、川贵、渝、蒙、桂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还包括湖南的湘西和湖北的恩施。
介绍完西部的地理概念后,指出西部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历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断地开拓才有了今天西部广阔的疆土。接下来按顺时针方向着重介绍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这几个边疆省份的开拓历史。
(2)接着讲第二部分:西部的开发与发展(20分钟)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的从古到今西部开发与发展的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三个部分来回顾。
首先介绍古代的开发。应该强调西部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在这一部分里重点介绍丝绸之路在古代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丝绸之路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什么启示。
接着介绍近代西部的发展。强调西部在国家不强的,西方列强的侵略中所遭受的屈辱;同时更要向学生指出西部人民对近代革命的伟大贡献。
接下来介绍现代我国对西部开发与建设。着重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3)第三部分:西部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伍(5分钟)
首先教师以时间为线索,介绍西部在长期的开发与建设中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指出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接着讲,,西部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但到今天却落伍了,成了落后的地区,与东部的差距巨大,突出的表现在经济、教育等方面。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东西部差距会如此巨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4)第四部分: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5分钟)
此部分主要组织学生展开大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也是进行爱国爱家的情感教育的一次好机会。
3.小结:(3分钟)
简要地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总结指出:西部开发是一项伟大的决策,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为西部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来为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加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4.布置作业:(2分钟)
从文史结合、史地结合、政史结合、历史学科内部综合等多角度出题,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