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C 2、B 3、A 4、C 5、C 6、A 7、A 8、B 9、C 10、D11、C
12、D 13、D 14、A 15、C 16、B 17、B 18、 C 19、B 20、B
二、
1、号子、山歌、小调
2、b d #f、d #f a、#f a #c、#g b d;d f 降a、降e g 降b降a c 降e、降b d f。
3、强弱
4、音高、音值、音强、音色。
5、《兰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法国比才
6、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舒伯特
7、很强、柔板、小快板。
8、十二平均律
9、宫角
10、自然
三、
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
四、
下五度小调 降b小调以及它的关系大调 降D;本身的关系大调降A;上五度小调C小调以及它的关系大调降E。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资料及答案3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的排列顺序。
答: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
2、写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十个基本理念。
答: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3、写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表达的四个领域。
答:1、感受与鉴赏 2、表现 3、创造 4、音乐与相关文化
4、音乐教育为什么要把培养兴趣作为重要理念?
(答案近似即可)
答: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作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 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 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便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
5、根据学生能力分析学习内容的 切入点,谈谈你怎样设定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并举例说明。
答:1、明确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咪表。2、教学目标的确定3、三维目标体现在整个过程中4、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 区别要分清。
6、如何设计音乐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
答:1、音乐教学的外观环境2、教师和学生的心里环境3、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4、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学习状态5、学校的教学设备及教师的设备驾驭能力6、学校学习环境及社会的综合环境。
7、我们怎样看待“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
答: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目前的问题是:一是改变音乐课程中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二是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并看重学习知识或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这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和教学所应关注的探索与改革方向。
8、在 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 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答:1、欣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2、欣赏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3、欣赏教学要注意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4、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9、合唱要求歌唱整体的统一,“统一”一般指合唱的 (基本音色)(节奏)(速度)和(理解表情)的 统一。
10、中国歌剧产生于20世纪前半叶,20世纪40年代以来获迅速发展,以具有中国民族风格为特色,代表的作品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11、黄河大合唱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全曲共分(8)个乐章,他们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黄河怨)(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和平鸽 2009-11-29 11:43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资料及答案4
第一题: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
一、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三、贝多芬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不再孜孜于己利。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
五、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一八二四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号交响曲,古典主义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颠峰。然而,同样由贝多芬所催生的音乐上的浪漫思潮,亦早已如星火燎原般地席卷欧陆。一八三零年,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正式将“标题音乐”推上台面,时隔“贝九”不过六年时光。接下来的三十年,浪漫美学弥漫欧洲,“贝九”则被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极致,是无法被超越的;它取得了一种神圣的地位,成了图腾。
年轻的勃拉姆斯,具备非凡的才华,扎实的对位训练,从小就被古典精神的捍卫者视为贝多芬的接班人,怂恿他写作交响曲的声音令年轻的勃拉姆斯耳根未曾有过一刻清静。勃拉姆斯的钢琴室中,墙上悬挂着贝多芬的半身像。勃拉姆斯如此承受着压力:你能想象,背后总是传来巨人的足音的压力吗?终于,在他四十三岁那年,他做到了。勃拉姆斯的第一号交响曲诞生。写作这首曲子,都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的,过程中更是数度落泪。您能想象倚天剑、屠龙刀是如何成型的吗?粹炼、粹炼、再粹炼,最后再加上铸者自己的鲜血,直至斧凿痕迹尽失,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纯粹光辉。
六、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如果说,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散发的是生命最纯粹的光辉,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所揭露的便是死亡最纯粹的质地。此曲完成后仅仅一周,老柴便即撒手人世。其实,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惶恐并非此曲主旨。中国人称:“哀莫大于心死”。内心的绝望、孤寂,和落寞才是“悲怆”令听者莫不为之掬泪。如此深沉的恸,却又美得如此凄迷!看样子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憧憬、渴慕,确然是人类挥之不去的咒诅呢!
七、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许多大艺术家似乎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自虐倾向。看看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柴科夫斯基、梵高、尼采。或许,经过情感的压抑,工作上的自律,艺术本身的最美质地才会被挤压出来?德沃夏克却不是这么回事。身为屠夫之子,长得又像拳师犬,德沃夏克开朗、乐观、温文、随缘;他喜欢鸽子咕咕叫的声音、喜欢“看火车头移动”,偶尔还会喝个烂醉。
一八九二年,德沃夏克接受了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的邀请,到新大陆做起了旅行学者。三年下来,乡愁小小,谱成了这首质朴、诚恳、优美兼粗犷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不过不要被标题误导了!原文是"From the New World",而非"The New World"——它并不是描写美国的写景音乐,而是一封来自异乡的浓郁家书!
八、马勒
第二号交响曲《复活》——马勒,唉!该怎么说这个人呢?一个拥有无与伦比的意志力的指挥家,一个卯起劲来写作时六亲不认的痴狂作曲家,一个饱览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堕落、糜烂和虚矫的旁观者,一个经历许多至亲的人死亡的悲伤的人,一个兼矛盾复杂的难以复加的忧心灵魂。马勒“第二”的威力我可以作证。一九九九年八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师兄在萨尔兹堡听了拉图(Simon Rattle)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这首曲子。据说这一天也是他的艺术良知重生的日子。音乐进行到中乐章时,他被音乐重重地击打、质询;他知道自己努力得不够,投入得不够,丢掉的东西太少,渴望的力道太弱。他说当时深切的感受到平日里老师一再强调的艺术是没得妥协的,而平庸(mediocricy)正是艺术的头号*****!当时他无法控制地嚎淘大哭了起来,带着痛苦、自责、羞愧。更多的却是被“敲醒”的喜乐和重生的兴奋。末了,隔座的德国老先生紧握着他的手,同样眼眶红肿的说:“我知道!我知道!”事后我的那位师兄对我说:“瞧!音乐无国界,是你、我、他共同的语言。”
九、西贝柳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北欧人几乎都有一种罕见的优美特质:安静、内在沉稳、理性而开朗。是否和他们所处的严酷自然环境有关系我不知道,但从社会主义可以在北欧诸国行得通甚且繁荣安定,我们多少可以看出,北欧民族个体的私心是比较少的。西贝柳斯做为芬兰音乐的代表,作品永远忠实地呈现他心爱的土地的风貌和他心爱的同胞的内在质地。第二号交响曲是西贝柳斯的作品中除了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外,比较容易切入的。空旷、冷冽、严峻固然是基本的氛围,偶尔渗透进来的温暖、赤诚、热情,以及终乐章的磅礡,保证令您招架不住!
十、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革命》与其说这首交响曲是一首极权政治底下的抗暴史诗,不如说是一位诚实的艺术家在铺天盖地的谣言中,消耗内在的自由生气所写出来的一部狂人日记。当中,我们尝到了血、喝足了泪听到震耳欲聋的控告和超现实的嘲讽,更感受到锥心的疼痛和几近无助的吶喊,即使如此,稍纵即逝的乐观和希望,却不吝为我们开启一扇可以窥见那奶与蜜质地的窗户。反观我们今日所处的状况,“自由”早已成了天赋人权,许多的事情垂手可得。
第二题:男女人声的差异
由於男女的生理结构的不同,一般女声要比男声高约一个八度音.根据测量,男女声的声带长度略有差异;女高音约1.4至1.7公分,女中音约1.8至1.9公分.男高音约1.8至2公分,男中音约2.1至2.7公分,男低音约2.4至2.5公分.由此可知声带细长者属於低音;声带宽短者属於高音.东方人的声带成年男子约1.7至2.3公分;女子约1.2至1.7公分,西方人略为长一些.至於声带则和体重无关,但与身高成正比.所以高个子的人大多唱低音.但声音的高低并不完全由声带的长短宽窄来决定,因为声带细长的声乐家唱出来的高音可能比声带宽短的歌者更高更美妙,所以自然歌唱的高低音决定於肌肉筋骨拉动声带的能力,及声带本身的伸缩性如何.因此人声之差异除先天之生理结构及人声成长的不同外,最重要的是後天训练的改变了.在此要特别强调,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观念,音质在成人定型後较难改变,但音色,强弱,力度,音域的高低都可藉训练改变而发展出来.
第三题:“合唱”与“大合唱”不可混淆
为数不少的人对于“合唱”与“大合唱”概念不清,把它们混为一谈,例如把人数较多、有“气势”的合唱写成“大合唱”;把男声与女声、童声合在一起的合唱也说成“大合唱”。那么,二者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呢?
合唱:一种演唱形式,指多人合在一起演唱。按声音组合,可分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女声、童声与男声混合)等,按作品声部则可分为齐唱(单声部)、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当然,还可分部)等。人数再多,比如一千人同时演唱,也称为“合唱”,如《歌唱祖国》。
大合唱:一种声乐体裁,指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又称“康塔塔”。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和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一般用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如大家较熟悉的《黄河大合唱》。
当然,合唱这种演唱形式,也可应用领唱、轮唱,甚至朗诵等形式,如《祖国颂》。但单纯的“合唱”所演唱的作品一般为单乐章(一首)。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演唱形式”,而大合唱则为“声乐体裁”。
以上介绍可知,“合唱”与“大合唱”是两种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第四题:称王的音乐家
1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伯格尼尼,被誉为“小提琴之王”。
2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567首艺术歌曲,被誉为“歌曲之王”。
3 德国作曲家舒曼,他写的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本身就是一首首钢琴小品,被誉为“小品之王”。
4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被誉为“钢琴之王”。
5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6 美国作曲家苏萨,被誉为“进行曲之王”。
7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被誉为“男高音之王”。
8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被誉为“大提琴之王”。
9 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被誉为“指挥之王”。
10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被誉为“高音之王
第五题:什么是交响曲
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海顿作有交响曲一百余部,莫扎特作有五十余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浪漫乐派的其他作曲家如柏辽滋、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鲍罗廷、德伏夏克、西贝柳斯、布鲁克纳、马勒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近现代的著名交响曲作曲家有奥涅格、伏昂•威廉斯、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米亚斯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萧斯塔科维奇、恰恰图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