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育新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2.1 体育新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
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的问题,确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建立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以优化体育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体育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体育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如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
一、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要素
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的要素是由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评价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构成,也是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
体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求为深刻理解课程性质,正确认识体育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五个目标并重,充分体现身体练习为主的三维健康观;目标制订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和可操作性。学校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主体发展目标。考虑各领域目标实现的整体性、考虑内容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熟悉内容标准目标之间的关系、遵循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按“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时数、对内容标准进行统筹安排。
体育新课程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师在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应该进行实践智慧的积累,实践智慧的积累主要靠实践,但是,简单重复的实践产生不了智慧。在理论指导之下设计行动、在行动中验证理念、在行动后反思升华--这就是教师实践智慧积累的必由之路。
二、体育新课程设计的原则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社会逐渐信息化的时代,这个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而以知识为基础的传统的教学,把研究对象局限于考察和研究发生在个体自身内隐观念世界中的封闭状态,教学过程为知识技能的“授---受”过程,采用“填鸭式”、“注入式”教学,以强制性简单规范性指令要求学生盲目被动服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学生得不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而与之相应的主体教育则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视为一个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只要从根本上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他们就会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就会表现出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我们就要基于教育现代化的高度,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将主体教育理论融于我们的教学中,并贯彻主体性教学设计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一)坚持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和源泉。活动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把活动性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积极的动手、动口、动耳、动脑,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景,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
(二)贯彻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多采用集体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教学交往结构欠缺,学生得不到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和场所,按照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把课堂教学看作是整体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遵循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抓住师生这两类主体间交往这一主线,采用个体学习、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组织教学,不但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师生关系的建立,还有利于教学交往的充分开展,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学生的自主程度能得以提高。
(三)贯彻学法指导性原则。
从当前国内外教改潮流和趋势来看,学法指导是培养跨世纪一代的需要。我们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的科技知识在成倍的增长。人们只有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为了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都在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发掘教材内容的客观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处理好教材关系,采用各种有效方法,使学生学有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示才能、展示自我,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第二节 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以整个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个信息传播特别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理论,所以教学设计应以人们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又是对教和学双边活动进行设计,它是以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为依据探索教学机制,建立能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理论与程序,所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同样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
人类对传播理论的研究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它的研究内容从原来新闻学所研究的“新闻传播”转移到“信息传播”,探讨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
传播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32年提出,1948年又作补充的“5W”公式清晰地描述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和直线式的传播模式。 运用“5W”公式分析教学传播活动,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也至少涉及这些类似的要素,如下:
who 谁 教师或其他教学信息源
Say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体 受 者 效 果
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
布雷多克( Bradock )1958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7W'’模型,因此教育传播过程又增加了以下两个因素: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并告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 1960年贝尔洛(D.K.Berlo)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SMCR(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模型,更为明确和形象地说明传播的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讯息、通道和受者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 从信息源(传者)和信息接受者来看,至少有四个因素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①传播技能。传者的表达、写作技能,受者的听、读技能均会影响传播效果;②态度。包括传者和受者对自我的态度,对所传信息内容的态度,彼此间的态度等;③知识水平。传者对所传递内容是否完全掌握,对传播的方法、效果是否熟知,受者原有知识水平是否能接受所传递的知识等都将影响最终的效果;④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及文化背景也影响传播方法的选择和对传播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从讯息这个要素来看,也受讯息内容、讯息要素以及讯息处理、结构安排和编码方式等各种要素的制约而影响最重的传播效果。最后,从信息传播的通道看,不同传播媒体的选择以及他们与传递信息的匹配也会引起人们感官的不同刺激,从而影响传播效果。教学设计正是在这一论点的基础上把教学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优化,既注意每一组成部分(信源---教师;讯息----教学内容;通道--媒体;接受者---学生)极其复杂的制约因素,又对各组成部分间的本质联系给与关注,并运用系统方法在众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中探索真正导致教学传播的效果的原因,而最终确定富有成效的设计方案。
第三,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SMCR传播模型中已经加入了反馈,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在1954年提出的模型也强调了传者与受者都是积极的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因此,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型的核心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了反馈系统。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经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与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通过反馈环节随时进行调控,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关于教学传播信息流的三向性(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学生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和知道结果的信息传递与接受)也是在双向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提出来的。
第四,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其相应的领域如传播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媒体分析、效果分析等研究成果也在不同程度为教学设计中的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媒体分析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所吸收。
目前传播学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相信其研究成果会给教学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使教学设计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序 号 传播过程要素 教学设计过程要素,
1. 为了什么目的 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
2. 传递什么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
3. 由谁传递 教师、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4. 向谁传递 学生(教学对象)分析
5. 如何传递 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
6. 在哪里传递 教学环境分析
7. 传递效果如何 教学评价